[实用新型]纸浆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34513.7 | 申请日: | 199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36501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风宁 |
主分类号: | D21D1/36 | 分类号: | D21D1/36 |
代理公司: | 山东专利法律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262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浆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领域的浆处理设备。
已公开技术中所展示的纸浆处理装置,例如疏解磨浆机,或疏解除砂机等,当纸浆浓度高于某一值,例如超过2%时,一般均要采用双面机械密封装置才能有效地防止纸浆泄漏。然而,使用这种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有如下不足:首先,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对安装及运行条件要求苛刻;其次,对密封主轴的表面加工条件要求高,轴向安装尺寸长,很难在普通电机轴上直接实施对纸浆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轴向安装长度较短,结构简单,对主轴表面加工精度要求不高而密封可靠这样一种密封组件的纸浆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纸浆处理装置包括电机,由电机驱动的转子和与之配合并固联于机体之上的定子,以及依次位于定子下方的带有进浆口的除砂锥体和贮砂罐,其特征是:在电机的传输轴上,位于转子的上方有一机械密封组件。
机械密封组件的结构形式可做几种选择,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是:在机体和转子的轮毂上分别安装着静环载体和动环载体,密封静环和与之配合的密封动环分别嵌装在相应的载体上。
设置一法兰盘,使之与机体相固联并套装在传输轴上,在法兰盘的凸缘上套装着静环载体;在法兰盘与机体之间,法兰盘与静环载体之间,动环载体与转子的轮毂之间均设有密封装置。
为了提高对纸浆的封闭效果,克服纸浆这一多相流体中固相物质对密封的破坏,本实用新型采用净水密封的措施。为此,由上述法兰盘、机体、静环载体、密封静环和密封动环共同形成一封闭水腔,与之相通的密封水管与装置外清水水源相接,封闭水腔的泄水口位于密封动环和密封静环的配合面下方。
泄水口的位置和尺寸与所注入清水的水压及密封效果关系密切,本实用新型中泄水口对动环载体的包容深度优选3~100mm;泄水口处机体与动环载体的间隙优选为0.05~2mm。
为了进一步保证密封静环与密封动环的贴合效果,静环载体带有由一组弹簧组成的补偿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机械密封装置的静环载体可通过自身(一体制出)的法兰盘与机体固联,并将密封圈压紧在二者之间,机体与静环载体、密封静环、密封动环共同形成封闭水腔,一水管与封闭水腔相通;封闭水腔的泄水口将动环载体与密封动环的配合端包容于其中。
为了提高封闭效果,泄水口对动环载体的包容深度选择为3~100mm;泄水口处机体与动环载体的间隙选择0.05~2mm。
本实用新型亦可在密封动环上采用弹簧补偿装置,即:使动环载体带有一组由两端分别卧入转子轮毂和动环载体上的定位槽中的弹簧组成的补偿装置。
为了进一步加强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除砂锥帽和转子的配合端面处设有一密封环。若使本实用新型包含有磨浆功能,按公知技术在传输轴上疏解转子上方增加一磨浆转子,在机体上增设一相应的磨浆定子即可。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说明书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机械密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机械密封部分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附图中1—贮砂罐,2—支承体,3—阀门,4—除砂锥体,5—除砂锥帽,6—定子,7—转子,8—机体,9—电机,10—传输轴,11—机械密封组件,12—进浆口,13—密封圈,14—泄水口,15—动环载体,16—密封动环,17—密封静环,18—静环载体,19—弹簧,20—封闭水腔,21—螺栓,22-法兰盘,23—水管接头,24—水管,25—密封圈,26—密封圈,27—轮毂,28—密封圈。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由支承体2和位于其上下两端的机体8及底座构成。其中,底座可由如图1所示的贮砂罐1所替代,而图1中所示的支承体2亦可由除砂锥体4所替代。除砂锥体4与贮砂罐1之间经阀门3相联,开启阀门3,除砂锥体4下部的砂粒杂物落入贮砂罐1中。除砂锥体4的上部有进浆口12。与除砂锥体4相固联的带有出浆口的机体8,其下端面处固联着定子6,其上端面与电机9固联,在电机9的传输轴10上安装着转子7和机械密封组件11。转子7的下方有一与转子7同步旋转的除砂锥帽5,除砂锥帽5可直接固联在传输轴10上,也可固联在转子7上。在除砂锥帽5与转子7的配合端面处设置一密封圈22以防止纸浆的渗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风宁,未经李风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45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