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水仓用摞装式滤芯无效
| 申请号: | 95234390.8 | 申请日: | 1995-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58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9-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四洲锅炉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9/31 | 分类号: | B01D29/31 |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丁美和 |
| 地址: | 266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水 仓用摞装式滤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厂脱水仓中的中心滤水装置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脱水仓用摞装式滤芯。
现有的电厂脱水仓中的中心滤水装置,其滤网用螺栓紧固于10m多长的柱状体上,拆卸麻烦,螺栓容易锈死,更换滤网非常困难。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中的缺点,提出一种摞装式滤芯,组成滤芯的滤水元件之间不需加螺栓紧固,只经摞装组成,便于提出滤水元件,及时更换结垢失效的滤水元件。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脱水仓用摞装式滤芯,由10~20节柱状滤水元件装配而成,滤水元件采用摞装式结构,依次摞装于吊架中,吊架上端与圆筒焊接,圆筒顶端连接有支座,吊架下端连接锥形漏斗。
灰渣浆从仓体上口近中心处注入并经缓冲杯缓冲后,大颗粒粗渣便沉积于仓体中心柱状滤芯周围,而细灰则随水流散,沉积于外围,自然形成有利于中心滤水的径向粒度分布梯度。滤出的水从摞装式滤芯内向下流经锥形漏斗和其下出水管流出。
吊架由3~4根钢管沿圆周方向均布,管上端与圆筒下周边等距离焊接,钢管下端与锥形漏斗上边等距离焊接,使吊架成为柱形,中间摞装滤水元件。每节滤水元件的高度约400~600毫米,形状是多棱柱形或圆柱形,在上端框与下端框之间,有6~8根钢管组成骨架,钢管两端分别与上端框、下端框等距离焊接,骨架外围焊固特制不锈钢滤网。滤水元件的上端框呈下凹形,下端框呈下凸形,形状相对应。滤水元件摞装时,下凸形和下凹形相吻合,摞装稳固。
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灰渣化学成分原因,滤网结垢堵塞失效而更换滤水元件比较频繁。摞装式滤水元件用专用锚抓从圆筒上口一节一节地提出和装入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滤水元件采用摞装式结构,每节之间没有螺栓紧固,经常更换滤芯时,提出和装入滤水元件非常方便,省去爬软梯拆装螺栓的麻烦,更不会因螺栓锈蚀造成拆装困难,只需用专用锚抓从圆筒上口一节一节的提出和装入即可。
结合附图说明一个实施例:
图1是脱水仓用摞装式滤芯结构图,
图2是A-A剖面图,
图3是滤水元件俯视图,
图4是滤水元件主视图,
图5是脱水仓用摞装式滤芯安装图。
本脱水仓用摞装式滤芯由20节柱状滤水元件(7)摞装组成,吊装在脱水仓仓体(1)上口中心处,下端锥形漏斗(8)用4根钢丝从四个方向拉紧固定。灰渣浆从仓体(1)上口近中心处注入并经缓冲杯缓冲后,大颗粒粗渣沉积于仓体中心柱状滤芯周围,细灰则随水流散,沉积于外围,自然形成有利于中心滤水的径向粒度分布梯度。滤芯内的灰水通过下部的出水管(3)流出。滤水元件(7)依次摞装于吊架(6)中。吊架(6)上端与圆筒(5)焊接,圆筒(5)顶端连接有支座(4),用来支承吊架。吊架(6)下端连接锥形漏斗(8)。吊架(6)由4根钢管沿圆周方向均布,上端与圆筒(5)的下周边等距离焊接,下端与锥形漏斗(8)上边等距离焊接。滤水元件(7)摞装于吊架(6)中。该滤水元件(7)为八棱柱形,在上端框(11)和下端框(12)之间有8根钢管组成骨架(9),骨架上端与上端框(11)、下端与下端框(12)焊接,骨架(9)外围焊固不锈钢滤网(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四洲锅炉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四洲锅炉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43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