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彩色显示屏象素单元无效
| 申请号: | 95234269.3 | 申请日: | 1995-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726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09 | 
| 发明(设计)人: | 苏玉明;董志强;樊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电子器材厂 | 
| 主分类号: | G09F13/00 | 分类号: | G09F13/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专利法律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维斗 | 
| 地址: | 25001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 显示屏 象素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大屏幕彩色显示的基础显示单元,尤其是彩色显示屏象素单元。
在现有技术中,大屏幕彩色显示的象素单元均系采用可控发光元件,故有色彩变化多样,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可显示彩色动态图象等优点。但是,由于采用的是发光元件,这就存在耗电大,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中图象不够明显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节省电能消耗,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中,图象可清楚显示的自身不发光而依靠反射光显示的彩色显示屏象素单元的技术方案。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彩色显示屏象素单元的特点是在一个单元印刷电路板4上有由电阻、二、三极管、输入缓冲器和双向可控硅元件组成的三个独立的磁电定位电机5的驱动电路;在印刷电路板4的底部并列固定装有三个支板1,在各支板1上又固定连接着一个磁电定位电机5的定子轴2;所述的磁电定位电机5的转子外壳3有四个与定子轴2平行的立面,而且每个立面都是相同的凹弧面;在转子外壳3的四个立面的表面分别涂成红、绿、蓝、黑或红、黄、蓝、白四色。本方案的具体特点是,所述的磁电定位电机5的驱动电路是由两个相同的驱动单元分别控制磁电定位电机5定子的两个相互垂直的绕组线圈LA和LB,并有Xa1、Xa2和Yab与Xb1、Xb2和Yab分别为各自的驱动脉冲输入端;每个驱动单元均有其正、负12伏电源,电路的具体连接是,输入端Xa1连接同相缓冲器I1的输入,I1的输出经电阻R3接三极管Q1的基极,该基极同时经电阻R2接+12V,三极管Q1的射极经电阻R1接+12V,其集电极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同时去接电机定子线圈LA的La端,三极管Q2的射极经电阻R4接-12V,而基极经电阻R5接-12V同时经电阻R6接二极管D1的正端,D1的负端一面经电阻R7接+12V同时接反相缓冲器I2的输出端,I2的输入端则与驱动单元输入端Xa2连接;定子线圈LA的另一端Lab同时也是线圈LB的同端,去连接双向可控硅D2的一端,D2的另一端结地,而D2的触发极接驱动电路输入端Yab同时经电阻R8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1的型号为S8550。所述的三极管Q2的型号为S8050。所述的同相缓冲器I1是集成电路74HC07中的一个。所述的反相缓冲器I2是集成电路74HC06中的一个。
在本方案中由于采用的是磁电定位电机,在定位电机转子的四个立面上分别涂有红、绿、蓝、黑或红、黄、蓝、白色。由这种具有四色立面的三个并列的磁电定位电机和其对应的驱动电路组成一个象素单元。用此象素单元构成的大屏幕彩色显示屏,因其每个单元均有三基色组合故可显示出多种颜色,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分配给各象素单元中每个磁电定位电机驱动电路以驱动脉冲使之按所需颜色转动则可使屏幕显示各种色彩的文字或动态彩色图象。这种象素单元自身是不发光的,它完全是靠外光源的照射来反射图象的,因此,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中其图象就格外清晰。另外,磁电定位电机在不转动时是不耗电的,这也就节省电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适宜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下面通过一具体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彩色显示屏象素单元是在一个单元印刷电路板4上有由电阻、二、三极管、输入缓冲器和双向可控硅元件组成的三个独立的磁电定位电机5的驱动电路;在印刷电路板4的底部并列固定装有三个支板1,在各支板1上又固定连接着一个磁电定位电机5的定子轴2;所述的磁电定位电机5的转子外壳3有四个与定子轴2平行的立面,而且每个立面都是相同的凹弧面,以便于各转子外壳3能自由转动,在转子外壳3的四个立面的表面还要分别涂成红、绿、蓝、黑四色。前述的磁电定位电机5的驱动电路是由两个相同的驱动单元分别控制磁电定位电机5定子的两个相互垂直的绕组线圈LA和LB。线圈LA的驱动单元中Xa1、Xa2和Yab是驱动脉冲的输入端,输入端Xa1连接同相缓冲器I1的输入,I1的输出经电阻R3接三极管Q1的基极,该基极同时经电阻R2接+12V,三极管Q1的射极经电阻R1接+12V,其集电极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同时去接电机定子线圈LA的La端,三极管Q2的射极经电阻R4接-12V,而基极经电阻R5接-12V同时经电阻R6接二极管D1的正端,D1的负端一面经电阻R7接+12V同时接反相缓冲器I2的输出端,I2的输入端则与驱动单元输入端Xa2连接;定子线圈LA的另一端Lab同时也是线圈LB的同端,去连接双向可控硅D2的一端,D2的另一端结地,而D2的触发极接驱动电路输入端Yab同时经电阻R8接地。而线圈LB的驱动单元中Xb1、Xb2和Yab是驱动脉冲的输入端,输入端Xb1连接同相缓冲器I1′的输入,I1′的输出经电阻R3′接三极管Q1′的基极,该基极同时经电阻R2′接+12V,三极管Q1′的射极经电阻R1′接+12V,其集电极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同时去接电机定子线圈LB的Lb端,三极管Q2′的射极经电阻R4′接-12V,而基极经电阻R5′接-12V同时经电阻R6′接二极管D1′的正端,D1′的负端一面经电阻R7′接+12V同时接反相缓冲器I2′的输出端,I2′的输入端则与驱动单元输入端Xb2连接;定子线圈LB的另一端Lab的连接与前述的相同。本电路所用的元件三极管Q1、Q1′的型号为S8550,三极管Q2、Q2′的型号为S8050,同相缓冲器I1、I1′各是集成电路74HC07中的一个,反相缓冲器I2、I2′各是集成电路74HC06中的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电子器材厂,未经山东省电子器材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42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叶窗帘万向节与操纵杆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摩托自救充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