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硬软管无效
申请号: | 95234026.7 | 申请日: | 1995-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240012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13 |
发明(设计)人: | 魏传炜;王瑞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传炜 |
主分类号: | E04H15/32 | 分类号: | E04H1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3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管 | ||
本实用新型属支撑管件技术,涉及一种气硬软管。
现有技术中,支撑蚊帐,搭制帐篷及临时性蓬屋等,一般都采用木质、金属或竹竿等硬质杆件作支撑骨架。利用这种硬质材料做支撑骨架,其一是搭制时比较费时费事,其二是收起后,支撑用的骨架不能折叠,占用空间大,不便于存放和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可支撑蚊帐、搭制帐篷和临时性蓬屋的气硬软管,即以气体压力使软管变硬,获得足够的强度,从而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的软管。使支撑蚊帐、搭制帐篷、临时性蓬屋等更加方便,又能在收起后可以折叠,少占空间,便于存放和携带,从而克服现有支撑杆件和骨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由内管和外管构成,其内管为封闭式气密性高弹性软管,上面设有气嘴;外管为透气性非弹性软管,在内外层软管之间布满充有常压气体的圆柱状小气囊,每个小气囊是各自独立的、封闭的、相互之间紧密无挤压地靠在一起,并具有高强度和高弹性。小气囊需均匀地粘接在外层软管的内壁上,并保持同管壁垂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断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横断面图。
根据图1、图2所示,图中1是内管,该内管为封闭式气密性高弹性软管,上面设有气嘴4(内层软管同各小气囊间为无粘接,可位移),可给内管1进行充排气;2是外管,包围在内管1的外侧,该外管为透气性无弹性软管,内壁上粘结均匀分布的弹性小气囊3,该小气囊内充满常压气体,并且相互间无挤压地自然接触。
当通过气咀4向内管1充气并达到足够的压力时,内管1膨胀而产生胀力,使内管1伸直并横向扩张而挤压小气囊3,由于外管2不变形非弹性,限制小气囊的外移,这样小气囊3就被内管1和外管2所挤压,纵向扩张而相互挤紧,从而产生纵向胀力,而把整个软管推直。
气硬软管的管壁(即小气囊3的高度)的强度值,即为内管1的气压值,这样气硬软管就可获得足够的强度。另外,小气囊3在双层软管的挤压下变形,充填满所有空隙,把原自然状态下空隙中的气体从具有透气性的外管2挤出,使内管1和外管2间不存在可串通的气体,可极大提高其抗弯曲性能。
本实用新型软管所具有的特殊结构,使其具有理想的支撑功能。
当不用时,可将气咀4打开,放出内管1中的气体,小气囊3也随之恢复常压和正常的圆柱状态。由于小气囊3为圆柱形,即使相互靠紧,也必然要留下空隙,这使软管可任意折叠。
为增加内管1和外管2之间的距离(即气硬软管的壁厚),提高本实用新型软管的承载力和抗弯曲性,所说的小气囊3可制成圆头柱形,或扁圆头柱形(如图3所示),并与外管2的内壁垂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支撑骨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用于蚊帐、帐篷、临时性蓬屋等的支撑,具有可折叠,减少空间占用,便于存放和携带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传炜,未经魏传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40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