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面粉增白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5233854.8 | 申请日: | 1995-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674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作记;张诚义;尹燕民;孔庆林;胡吉岭;尹承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粮油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21D2/40 | 分类号: | A21D2/40 |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孔庆琳 |
| 地址: | 25001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粉 增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增白装置。更详细地说是一种面粉增白装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色泽洁白的面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为迎合消费者的心里,面粉生产企业利用微量元素添加机向面粉中添加固体氧化剂氧化面粉的色素,达到面粉增白的目的。利用固体氧化剂增白面粉,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固体氧化剂价格高,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如年产2.5万吨特制粉的面粉厂,一年需支付固体氧化剂费用20余万元,约占正常利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第二,面粉生产是一个连续复杂的过程,出粉量的大小经常会发生变化。而利用微量元素添加机向面粉中添加的固体氧化剂数量不能与出粉量同步变化,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做到添加均匀一致,如添加超量,则有损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面粉增白装置,这种增白装置是利用空气连续通过高压二极电孤产生初生态氧来漂白面粉色素,增白效果好,成本低,面粉增白速度快,质量均匀,食用安全。
面粉中,影响面粉白度的主要植物色素是叶黄素,它是广布於自然界的醇类之一。叶黄素是由许多不饱和双价键结合而成,易受氧化而成无色物。将空气连续通过高压二极电孤,空气中的氧与氮结合成氧氮化合物、氧氮化合物与而粉中的水作用、产生初生态氧。初生态氧具有很强的活性,能迅速破坏面粉的叶黄素使面粉变白。
本实用新型由放电器1、鼓风机2、升压变压器3、调压器4、散热器5、搅拌机6等构成。其特征在于放电器1的底面设有园柱型喷气嘴8,喷气嘴8由绝缘材料制成,其内腔的上端为圆台型,下端为圆柱型,喷气嘴8的下端与鼓风机2的出风管9连接,出风管9中的风量为0.3--2.3m3/mih,风压为15000--25000Pa,喷气嘴8的上方,设有固定在支架10上的型高压电棒11,高压电棒11的水平端为圆柱型,斜端为鸭嘴型,高压电棒11的水平端通过导线与升压变压器3连接,高压电棒11的端电压为8000-13000V。调节高压电棒11的水平端,电棒11能沿支架10的水平面向放电器1的中心方向移动,高压电棒11间的距离为1-50mm。放电器1的端盖上设有出气口12,出气口12与散热器5的进气口连接,散热器5的出口与搅拌机6连接。
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面粉生产企业对面粉增白的需要,与添加过氧化苯甲酰漂白剂相比,在相同的增白效果下,其增白费用只是粉剂增白费用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增白时间仅需1至2min,且增白后的面粉品质好,质量均匀,无污染,无毒害,食用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放电器,2是鼓风机、3是升压变压器、4是调压器、5是散热器、6是搅拌机、7是关风器、8是喷气嘴、9是出风管、10是支架、11是高压电棒、12是出气口。电源电压经调压器4、升压变压器3升变压后,由原来的220V升至8000V以上,高压电棒11在高压电源的作用下,发生高压放电。鼓风机2产生的压缩空气消音后,经出风管9、喷气嘴8连续不断地通过高压电弧。在高压电弧作用下,空气中之氧、氮结合成氧氮化合物并放出大量的热。受热混合气体经过出气口12进入散热器5。进入散热器5的混合气体,经散热降温至20-40℃进入搅拌机6。需增白的面粉由关风器7进入搅拌机6,在搅拌机打板的作用下,面粉的细小微粒与进入的混合气体充分接触,产生初生态氧,初生态氧破坏面粉的叶黄素而使面粉变白。变白面粉在搅拌机打板和进口物料的推动下,排出机外,完成了面粉增白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般安装在成品检查筛后打包前的工序上。工作时,首先起动鼓风机2送风,然后旋转调压器4手轮使放电器1放电,再依次起动搅拌机6,关风器7。鼓风机2输出的压缩空气连续通过高压电弧,含氧氮化合物的混合气体从放电器1的出气口12进入散热器5,经降温后进入搅拌机6。面粉经关风器7进入搅拌机6,在搅拌机打板作用下与进入的混合气体充分接触,破坏面粉的叶黄素而使面粉变白。增白后的面粉在搅拌机打板和进口物料的推动下,排出机外。
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增白装置,可广泛用于面粉,玉米粉,大蒜粉等粉状物体中的植物色素的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粮油科学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粮油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38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