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照明电压自动稳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5233622.7 | 申请日: | 1995-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990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13 |
| 发明(设计)人: | 于修家;宋继忠;侯献伟;崔传兵;徐雁;李信杰;胡广福;秦永乐;张丙奎;刘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宝田;韩玉已 |
| 主分类号: | B60Q3/00 | 分类号: | B60Q3/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耀文 |
| 地址: | 25502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拖拉机 照明 电压 自动 稳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拉机照明装置,特别是一种拖拉机用永磁交流发电机输出电压自动稳压调节装置。
目前,社会上广泛生产和使用的小四轮拖拉机和农用三轮车等无电瓶机动车辆大都采用三相永磁交流发电机作为机动车照明用电源,采用这种方式,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将随着机动车辆行走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实现恒压输出,当机动车辆低速行驶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过低致使车灯灯光暗淡,光照不足,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当机动车辆高速行驶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过高易于烧坏照明灯泡,这是现有技术不可克服的缺陷,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人们正在不断的探索新的方案,如专利申请号为89201123,名称为“一种拖拉机低速高效照明器”的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变更发电机绕组连接方式的方法来提供拖拉机低速照明灯用电压,该方法虽能提高电压,但采取的是手工控制转换开关的方式,所以增加了操作程序,且难以实现输出一稳定电压的目的,且在高速行时仍会出现电压过高易于烧坏照明灯泡,这是该技术不可克服的缺陷。又如,专利申请号为91221926,名称为“一种小四轮拖拉机车灯均光器”的技术,该技术是采用辅助电源的办法,以实现补充低速行驶时电压不足的缺陷,该技术虽能解决电压不足的问题,但不能解决高速行驶时电压过高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拖拉机在不同行驶条件下均能输出一恒定电压的装置,即照明电压自动稳压装置,以实现解决在拖拉机低速行驶时照明灯照明亮度不够,在拖拉机高速行驶时易于烧坏照明灯泡的任务。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采取如下方案实现的。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结构图。
在附图中A、B、C为原拖拉机上的永磁交流发电机的三相电压输出端,X1、X2为原拖拉机上的照明灯,K1、K2为原拖拉机上的照明灯控制开关,由变压器T,二极管D1、D2、D3,电阻器R1、R2、R3,电容器C1、C2,继电器J及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J1,可控硅SCR组成稳压调节装置。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如下描述。
根据附图永磁交流发电机的B相电压输出端与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一端相连接,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公共端相连接,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端相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端与电容器C1的正极端相连接,电容器C1的正极端通过电阻器R1后与继电器J线圈的一端相连接,继电器J线圈的另一端与电容器C1的负极端相接后与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相连接,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J1的一端与公共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端相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阻器R2后与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器C2的负极和可控硅SCR的负极与永磁发电机的C相电压的输出端相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端与电容器C2的正极相连接并通过电阻器R3后与可控硅SCR的触发极相连接,可控硅SCR的正极端与公共端相连接,永磁发电机的C相输出端通过照明灯X2和开关K2后与公共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永磁交流发电机为现有拖拉机上的发电机,所述的照明灯X1、X2和开关K1、K2为现有拖拉机上的照明灯和照明灯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稳压调节器安装在一壳体内,并将壳体固定在拖拉机上,再将现有永磁交流发电机的B相和C相电压输出端与稳压调节装置的二输入端相连接,并使稳压调节装置的输出端与现有拖拉机上的照明装置即照明灯X2和照明灯控制开关K2串接。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作如下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宝田;韩玉已,未经刘宝田;韩玉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3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修理专用旋转架
- 下一篇:便携式汽车底盘检修工具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