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锁式椎弓根内固定器无效
| 申请号: | 95233394.5 | 申请日: | 1995-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01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03 |
| 发明(设计)人: | 谷先光;蒋曰生;刘云鹏;张树栋;郝素双;沈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58 | 分类号: | A61B17/58 |
| 代理公司: | 烟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彬瑞 |
| 地址: | 26400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紧锁 式椎弓根内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锁式椎弓根内固定器,属骨科应用的一种医疗器械。
目前用于椎弓根内固定的器械有:ROY-comille钢板,为钉板配合结构,可调性差,无撑开力;Dick内固定器,虽然目前应用普遍,但配件多,操作繁琐,既费时又费力,一旦有一个螺丝松动,其牢固性就受到很大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牢固性大的紧锁式椎弓根内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椎弓根钉1,位于椎弓根钉尾部的螺帽3,带角椎弓根钉7,位于该椎弓根钉尾部的螺帽9,连接椎弓根钉1和带角椎弓根钉7的连杆2,其特殊之处是,在椎弓根钉1的尾部,带角椎弓根钉7的尾部均设竖向槽,竖向槽外壁上的螺帽3、螺帽9为锥形螺帽。连杆2的两端设与其连接的螺帽5、6。使用过程是,先将螺帽5、6分别旋到连接杆2的左右两端,待椎弓根钉1和带角椎弓根钉7的基本位置确定后,将连杆2的左右两端嵌到所述椎弓根尾部的竖向槽内,然后将锥形螺帽3、9分别旋到两椎弓根钉尾部竖向槽的壁上,在上紧锥形螺帽3、9前,调节螺帽5、6的相对距离,以两螺帽为支点,使椎弓根钉1、带角椎弓根钉7撑开到预定位置,再逐渐上紧锥形螺帽3、9,由于两螺帽内丝直径上小下大,所以越拧,螺帽施给椎弓根钉尾部竖向槽壁的压力越大,使竖向槽外壁靠拢,两外壁靠拢过程中,逐渐夹紧连杆2,最后使连杆2牢固地连接在两椎弓根钉的尾部。
本实用新型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是:在螺帽3外侧的椎弓根钉1上设有挡圈4,在螺帽9外侧的带角椎弓根钉7上设有挡圈8。挡圈4、8的作用是防止锥形螺帽的松动,从而保证椎弓根钉内固定器不松动,保持其原有的牢固性。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椎弓根钉的尾部设有竖向槽,槽壁外侧连接有锥形螺帽;连杆2两端均连接有螺帽,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牢固性大,经济实用的优点。
附图及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椎弓根钉1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1中螺帽3、9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椎弓根钉,2—连杆,3、9—螺帽,4、8—挡圈,5、6—螺帽,7—带角椎弓根钉。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方案。参考图1~图3。这是一个带有挡圈附件的紧锁式椎弓根内固定器。整体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带角椎弓根钉7的角度α为7度,其尾部竖向槽与椎弓根钉1的竖向槽相同。螺母3、9的内丝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其锥度为1∶3。螺帽5、6连接在连杆2的两端,连杆2两端嵌在椎弓根钉1和带角椎弓根钉7尾部的竖向槽内,然后通过锥形螺帽3、9固定,在它们外端的椎弓根钉上,分别嵌有挡圈4、8,使螺帽3、9不能松动,保证了该内固定器的牢固性。具体使用过程与前述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未经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33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插接孔的手持式麦克风
- 下一篇:镍-氢化物二次电池的极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