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相机复合式反光杯无效
| 申请号: | 95233153.5 | 申请日: | 1995-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358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8-21 |
| 发明(设计)人: | 黄绍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绍宽 |
| 主分类号: | G03B15/03 | 分类号: | G03B15/03 |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洋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兴茂 |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照相机 复合 反光 | ||
一种照相机复合式反光杯,属于照相器材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各类照相机的闪光系统。
在已有技术中,国内外各类照相机,特别是中、低档照相机闪光系统中所用的反光杯(又称反光碗),基本上全是用镜面铝薄板材直接冲压成型的。这种反光杯价格贵,对我国而言,目前尚需进口,不仅需用外汇,而且由于用量不大进口更加困难,另外为了保持其镜面光亮度,这种镜面一生产出来就必须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为此在成型装配使用时,需设专人负责揭膜、清洗,费工费时,加大相机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加工,反射光分布均匀,闪光指数高,成本低,不需加保护薄膜,使用方便,装配省工省时的照相机复合式反光杯。
根据真空镀铝的特性,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在保留已有的反光杯的基本结构和形状不变的情况下,只是将原来用于冲压成型此杯的镜面铝薄板材,改为先用一般金属薄板冲压成型后再在其整体杯的内面复合一层真空镀铝膜,使其每个部件的横断面均有金属薄板基底、真空镀铝镜面和它们中间夹的隔层漆膜,这样三层紧密复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的照相机复合式反光杯由相互连为一体,即由同一块矩形板材冲压成型的半圆柱体形的底壳、两端两个对称的梯形平面反光短侧壁和两边两个对称的抛物面形的反光长侧壁构成,其突出的特征是,其上述的底壳、两矩侧壁和两长侧壁的横断面均由金属薄板基底、真空镀铝镜面和它们中间所夹的隔层漆膜三层构成,三者紧密复合在一起,即上述的底壳和长短侧壁均由同一块由外向内具有金属薄板、隔层漆膜和真空镀铝镜面这样三层结构的复合板冲压成型的。
上述的两个对称的梯形平面反光短侧壁均为各由两个直角梯形平面对接而成并且它们的上下底边各分别有一半圆形和矩形缺口,该半圆形缺口和上述的半圆柱体形的底壳两端的半圆弧形成同心不同半径两圆弧对接成的透光孔。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是:作基底用的板材材质要求不高,可供选择的范围较广,复合上一层漆膜后再用真空法镀铝,膜层牢固,闪光指数高于镜面铝,使用该反光杯能将闪光灯发出的光反射到所需的方向上且光场分布均匀,成本仅为进口同类产品价格的一半,从而可大大降低照相机的造价,该反光杯不必加保护膜,故安装时省工省时。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之一整体结构杯口朝上正视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侧视示意图,
附图3为杯口朝下俯视示意图,
附图4为图1A-A横断面图。
图中1半圆柱体形的底壳,2梯形平面反光短侧壁,3抛物面形的反光长侧壁,4金属薄板基底,5真空镀铝镜面,6隔层漆膜,7半圆形缺口,8矩形缺口。
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简述如下:先用同一块马口铁质薄板冲压出相互连为一体的半圆柱体形的底壳1、位于两端上下底边分别有半圆形缺口7和矩形缺口8的两个梯形平面反光短侧壁2和位于两边的抛物面形的反光长侧壁3,然后再在它们的基底4内面依次复合上中间隔层漆膜6和真空镀铝镜面5,这三层紧密复合在一起。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更:
1、基底4和隔层漆膜6所用的原材料可适当变更;
2、两短侧壁上下底边上所开的缺口的形状可适当变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绍宽,未经黄绍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31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