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污泵无效
| 申请号: | 95231486.X | 申请日: | 1995-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036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勤;王绍周;张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勤 |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 |
| 代理公司: | 鞍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锡成 |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下泵,特别是一种排污泵。
周期性无组织的工业和城市污水流入积水坑(泵坑)时,其水位变化于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要求在最高水位时开泵,最低水位时停泵,在停泵期间污水水位上升时有污物沉积。采用普通立式排污泵排污,由于没有防淤功能而堵泵,从而影响运行。为克服上述问题,1992年,出现了多吸头立式防淤排污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防淤问题。但生产实践证明,由于该泵为5个吸水点,吸水范围小,仍然存在较大的沉积死角,未能彻底解决防淤问题,从而减小了泵坑的有效容积,并仍然有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彻底解决沉积死角过大问题,扩大泵坑有效容积,保证排污泵的正常运行的双环吸水立式防淤排污泵。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排污泵是由立式电机、联轴器、出水管、泵体密封圈、轴承箱、立轴、筒形支架、泵壳、双叶片、上下吸头等组成。双环吸水立式防淤排污泵是采用由原来的5个吸头,改为双环吸管,双环吸管分内环和外环,内环吸管通过喇叭口与泵壳上的法兰相连接,外环吸管通过吸水立管与泵体上的法兰相连接,在外环吸管上装有环形支座。利用该结构能使吸水范围扩大到整个泵坑坑底,彻底消除了沉积死角,在内环及外环管上的吸水孔采用轴向等差级数的开孔布置形式,在内环及外环上的吸水孔径向布置为3—6排。这样可保证吸水均匀,吸水流速适当。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的技术相比,具有扩大了吸水范围,彻底消除沉积死角的特点。并且具有构思巧妙,造型新颖,安装方便,为排污泵的更新换代产品,其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含有不同比重,不同粒径粒状物料的污水排除。可间断工作,也可连续工作。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实施例由以下附图给出;
附图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实施例作以进一步的说明。
见附图所示:双环吸水立式防淤排污泵是由立式电机1、联轴器2、出水管3、泵体4、密封圈5、轴承箱、立轴、筒形支架、泵壳11、双叶片6、内环管8及外环管9等组成。内环吸管8通过喇叭口与泵壳11上的法兰相连接,外环吸管9通过吸水立管7与泵体4上的法兰相连接,在外环吸管9上装有3—5个环形支座10,作为泵的支承点。利用该结构能使吸水范围扩大到整个泵坑坑底,彻底消除了沉积死角。在内环吸管8及外环吸管9上的吸水孔12沿轴向采用等差级数的开孔布置形式,在内环吸管8及外环吸管9的吸水孔12径向布置为3—6排孔。这样可保证吸水均匀,吸水流速适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勤,未经张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14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