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锅炉燃煤炉前加工及给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5229662.4 | 申请日: | 1995-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5555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宝和;李俊贤 |
| 主分类号: | F23K3/08 | 分类号: | F23K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4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锅炉 燃煤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的筛分,成型及燃烧技术。
目前,我国大多数锅炉燃煤是未经洗选加工的原煤,其颗粒度没有严格限定,细煤屑含量很高,一般粒度在0-3mm的煤屑含量在50%以上,远远不能适应层状燃烧对燃煤粒度的要求。由于煤屑含量大,煤层密实,使煤层通风阻力大,布风不均不利燃烧,使锅炉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大严重影响了锅炉的热效率和锅炉出力,加重了环境污染。
为此,中国专利局公开了《工业锅炉燃煤自助式筛分造粒装置》(申请号92201347.0)和《正转链条锅炉给煤装置》(申请号942144884.8)等专利,是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
《工业锅炉燃煤自助式筛分造粒装置》,该装置的主要特征是将原煤筛选,并把小于6mm的块煤混合后共同进入炉膛内燃烧,主要优点是先将原煤筛分,与型煤炉相比减少了型煤机的工作量,使燃烧条件得到改善,缺点是小于6mm的煤屑成型后需通过均布器与大于6mm的块煤混合,并且通过煤闸板,使部分型煤破碎,影响煤层的疏松,煤的着火虽然不成问题,但锅炉效率的提高不明显,并且要求型煤机有很高的成型率。
《正转链条锅炉给煤装置》,该装置的主要技术特征是能使炉排面上的煤层颗粒呈有序分布,主要优点是煤层颗粒度下大上小,疏松平整,改善了通风条件,主要缺点是适用范围窄,只能用于10T/H和65T/H的正转链条炉排锅炉,而对于小于10T/H的链条炉排锅炉和其它机械炉排层状燃烧的锅炉不能适用,并且由于燃煤中10mm-30mm的适合层状燃烧的块煤所占比例通常很小,常常使“煤层分层布置”无层可分,影响了锅炉效率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锅炉的燃煤炉前加工及给煤装置。该装置能将原煤筛选成型,并在炉排面上形成下大上小的分层布置,煤层疏松平整,块煤,型煤占到了很大的比例,少量的煤屑分布于煤层表面,易于着火引燃可较大幅度提高锅炉效率,减轻环境污染。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根据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工业锅炉燃煤炉前加工及给煤装置,由安装在煤斗(6)中的煤屑成型机(11),在其上方安装的一级分离筛(7),在其下方安装的二级分离筛(10),及安装在最上方的防堵分离器组成,而防堵分离器由煤闸板(4),拨煤器(5),振动松煤器(14)等组成。
一级分离筛(7)为双层折返式振动筛,其上层为倾斜放置的粗齿筛,下层为向反方向倾斜的细齿筛,并终止于煤通道(9)的上方,二级分离筛为单层振动筛,并且一级分离筛(7)和二级分离筛(10)都在棘轮(8)的带动下再间歇振动,挡板(13)将一级分离筛(7)分离下来的大于10mm的块煤和小于6mm的煤屑分别导入梳型筛(12)和煤屑成型机(11),煤闸板(4),沿炉膛宽度方向分成若干个段,每段靠独立的弹簧(3)和煤斗(6)的立板(1)定位,遇到大于给煤间隙的煤块时,弹簧(3)将被压缩,煤闸板(4)绕轴销(2)转动,使其通过之后,靠弹簧(3)的弹力恢复到原来位置。振动松煤器(14)被拨煤器(5)带动做间歇振动,拨煤器(5),煤屑成型机(11),棘轮(8)都由一个动力源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燃煤加工及给煤过程是这样实现的,水分含量在8%-12%的原煤在防堵给煤器的作用下将原煤连续给到一级分离筛(7)上,给煤量的大小通过拨煤器(5)的转速和煤闸板(4)的高度来调节,一级分离筛(7)能使大于10mm的块煤分离出来,并在梳型筛(12)的作用下进行再分离,使大于20mm的煤块落到运动着的炉排的最前端,10-20mm的块煤落到大于20mm块煤的上方,小于6mm的块煤被送到型煤成型机(11)成型,制成13--25m的型煤之后落到二级分离筛(10)上,6-10mm之间的小煤块通过煤通道(9)直接落到二级分离筛(10)上,进行再分离使大于8mm的块煤,型煤一起落到一级分离筛(7)分离下来的大煤块之上,小于6mm的煤屑落到最上层,这样在炉排面上形成下大上小的分层排列。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将原煤进行筛分,并将筛分下来的小于6mm的煤屑制成型煤,而且煤层下大上小分层排列,少量煤屑分布在煤层表面整个煤层疏松平整,有利于着火和燃烧,能较大幅度地提高锅炉热效率,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宝和;李俊贤,未经王宝和;李俊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96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缝纫机快速纫针器
- 下一篇:一种工业用喷油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