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式废气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29093.6 | 申请日: | 1995-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261877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声铎;杨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声铎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废气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离技术领域。
工业生产及燃料燃烧过程中,餐饮业及家庭烹炊过程中均产生各种有害气体。有的虽设有捕集净化装置,然而或是效果不理想,或是建造、运行费用高,或是占地面积大,因而难以推广普及;有的只有捕集装置而无净化装置,直接排入大气;还有的连捕集装置也没有,因而严重污染工作和生活环境,危害人的身体健康。随着对改善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各种有害气体的治理已成为各行业及人们生活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实用新型创造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废气净化装置,使之更加实用,具有更好的技术经济效果,能为更加广阔的领域所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说明书附图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流程示意图。图中:
(1)—空气过滤器、 (2)—离心风机蜗壳、 (3)—离心风机叶轮、
(4)—一级气液接触器、(5)—二级气液接触器、(6)—气液分离器、
(7)—净气排出口、 (8)—溶液贮罐、 (9)—溶液槽、
(10)—溶液、 (11)—溶液过滤器、 (12)—溶液泵、
(13)—溶液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将溶液(10)送入离心风机叶轮(3)内;在离心风机叶轮(3)内设置一级气液接触器(4);在离心风机出口与溶液界面设置二级气液接触器(5);气液接触器为网状或多孔结构,只能通过气体、液体及粒度极小的固体颗粒;离心风机安装在溶液槽(9)的上方;且离心风机的出口朝下;在离心风机前设置空气过滤器(1),离心风机后设置气液分离器(6)及净气排出口(7),并设置溶液贮罐(8)、溶液过滤器(11)、溶液泵(12)及溶液处理装置(13)等,这些部件连通组成一个独立工作的采用湿法净化废气的装置。
被污染了的空气经过空气过滤器(1)滤去粉尘及其它固体物质后被吸入离心风机叶轮(3)内,与由溶液泵(12)送至叶轮(3)中的溶液(10)在一级气液接触器(4)处接触,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与溶液中的特定物质结合形成某种液体或固体物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离心风机涡壳(2)并落入溶液槽(9)中。空气在通过二级气液接触器(5)时得到进一步净化。经净化后的空气进入气液分离器(6),在此空气中的液体被再次分离出来落入溶液槽(9)中,经净化并脱水了的空气经净气排出口(7)排入大气。溶液槽(9)中的溶液(10)经溶液过滤器(11)滤去其中的固体物质后,经溶液泵(12)将其一部分送入离心风机叶轮(3)中循环使用,另一部分送至溶液处理装置(13)处理。经处理的溶液或外排、或综合利用、或经再生补充送入溶液贮罐(8),由自控装置控制流回溶液槽(9)。如此不断循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净化效率高。空气与溶液均处在高速旋转的空气流场中且二次通过气液接触器,接触充分、迅速,因而可使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得到充分净化。
2、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
3、设备之间的连通管道短,因而管道阻力损失小,能耗较低。
4、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造价低兼,便于维护。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净化工业生产及燃料燃烧过程中、餐饮业及家庭烹炊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如硫、恶臭)及烟雾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声铎,未经杨声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90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