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震警示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5224443.8 申请日: 1995-09-21
公开(公告)号: CN2251147Y 公开(公告)日: 1997-04-02
发明(设计)人: 董明智 申请(专利权)人: 林雅玲
主分类号: G01V1/18 分类号: G01V1/18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岳,张志醒
地址: 中国***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地震 警示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震警示器,具体讲,涉及由盒体内部装设杯体,利用杯体中的钢珠在摇晃时会产生声波,借以导通声控感应器并发出警示的声响,同时在该盒体容置空间中卡掣设有一手电筒,使用者可迅速取出手电筒供做逃生照明之用的地震警示器。

由于台湾处于地震带所以地震频繁,虽然至今尚无重大地震灾难发生,但是在平时即应该有防灾避难的措施与心理准备,又因为对于地震仍然无法准确的预测,什么时候会发生地震无法得知,尤其在夜间熟睡警觉性较低,或在公共场所处于欢乐情绪时,对于突出其来的地震较难察觉,同时在地震时电力系统容易被破坏,如何在漆黑的环境中逃生存活,应该是地震来临之前应该重视的防震准备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地震预防的实际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警示与照明功用的地震警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地震警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盒体内部的固定板中装设一杯体,并于杯体中放入一钢珠,且在杯体上方盖设一声控感应器,以在地震时利用钢珠碰撞杯体而产生声向,借以导通声控感应器,从而使得该蜂鸣器发出警示逃生的声响,同时在盒体中插设一手电筒,以供使用者在逃生时可以迅速压按并弹出拿取该手电筒,做为逃生时照明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地震警示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手电筒固定示意图。

其中

(10).上盒体          (11).置入口

(12).定位孔          (13).半月型导片

(14).视窗            (15).螺孔

(20).下盒体          (21).阶缘

(22).孔柱            (23).螺丝

(24).蜂鸣器          (25).电池座

(26).板面            (27).勾孔

(28).垫圈            (29).防滑片

(P).钢钉

(30).固定板          (31).透孔

(P).螺丝             (32).电池盖孔

(33).电池盖          (34).弹片

(35).上夹板          (36).下夹板

(37).卡块            (38).弹簧

(39).凹孔      

(40).杯体            (41).钢珠

(42).突缘            (43).声控感应器

(50).手电筒          (51).定位体

(52).灯泡            (53).灯罩

(54).电池座盖        (55).开孔

(56).气泡式水平仪    (511).LED发光体

一种地震警示器,参阅图1它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以及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其结构包括:上盒体(10)、下盒体(20)、固定板(30)、杯体(40)、手电筒(50)等元件;其中:

上盒体(10),在上盒体(10)上方开剖设制一置入口(11),可供手电筒(40)插设于其内部,并于上盒体(10)表面上部位置穿设一定位孔(12),而该定位孔(12)上端周缘处翻翘呈半月型导片(13),借以导引手电筒(50)卡制定位,且在上盒体(10)中央挖设一个镂空的视窗(14),方能令该手电筒(50)显露于上盒体(10)外部,另于上盒体(10)四周设有螺孔(15),可与下盒体(20)相互螺结固定;

下盒体(20),形状与上盒体(10)相仿,并于下盒体(20)周缘设制阶缘(21)可供设置一固定板(30),而该阶缘(21)四周在对应处设有孔柱(22),借助螺丝(23)贯穿螺设于上盒体(10)的螺孔(15)中,且在下盒体(20)内部装设蜂鸣器(24)、电池座(25)与电路板等电子元件,另于下盒体(20)上端延伸一板面(26),并在板面中心穿设一勾孔(27),方能借助钢钉(p)及垫圈(28)钉设于墙壁或适当的侦测位置处,另外在下盒体(20)背面粘贴一防滑片(29),借以附着固定于墙壁面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雅玲,未经林雅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44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