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水床无效
申请号: | 95224079.3 | 申请日: | 199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23223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8-07 |
发明(设计)人: | 钟依陵;李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依陵;李文兴 |
主分类号: | A47C27/08 | 分类号: | A47C27/0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畹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结构 水床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庭保健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水床。
水床由密闭水袋内充注水液制成,而水液受到挤压时会产生流动,因此其床面容易晃动,稳定性较差,针对此缺点,传统的水床是在水袋四周加设一木质或泡棉护边,以增加其稳定性,并可提供使用者习惯坐于床边的使用,但利用木框或泡棉框体所制成的护边,虽可改善传统水床易晃动、不稳定的缺点,但是其体积庞大且无法收合,以致形成运输安装上的不便,另外,将硬质护边与柔软性的水床搭配使用也极不协调。图1所示为传统的一种改良型水床1,在水袋11的四边,环设有一注入空气的气囊护边12,以使水床达到稳定的效果,这种结构的水床,其优点是水袋11与气囊护边12是一体成型,具有整体性,其未注入水液及空气前,可收合成小体积,易于包装运输,安装便捷,使用者可通过控制空气在气囊护边12内的多少,达到调整水床软硬的目的,如图2所示,当欲使水床呈现较硬时,则在气囊护边12内注入较多的空气,使气囊护边12呈饱满状,可是当气囊护边12过于膨胀时,其与水袋11的熔接处a易于破裂,造成空气或水液流出,此外,如图3所示,当欲使水床呈较柔软时,则将气囊护边12内的空气放掉一些,水袋11内的水液即具有较大流动空间,而呈现柔软状态,这样其所衍生的缺点是,当使用者习惯性的坐在床边时,因气囊护边12内部空气较少而变形呈松驰状,无法坐稳,甚至形成塌陷状态,所以其也是未臻完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水床,使其在调整水床软硬度时,具有防止塌陷、不易由熔接处撕裂的效果,克服传统水床的缺陷,增加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结构的水床,由水袋、气囊护边组成,水袋呈密封状,其内设有多道筒状体加以区隔并使水袋上下缘面衔接,其上缘面适当处设有至少一个注水口,气囊护边环设在水袋的四周,呈内部连通的框状体,其上设有一较大的泄气口,及一较小的进气口,气囊护边内部至少在其三个周边内,分别设有独立的内层气管,内层气管较小于气囊护边,其注气口伸出在气囊护边表面适当处,水袋内侧周边环设有连通的辅助气囊,其注气口伸出在水袋的表面,由PVC制成的辅助气囊,其上下端采用高频熔接方式熔接固定在水袋内侧周边,其熔接点与水袋及气囊护边的熔接点不在同一位置,内层气管是利用注气口的周缘与气囊护边连接固定。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叙述实施例:
图1为传统水床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水床护边使用示意图
图3为传统水床护边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7-7断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水袋内侧周边及气囊护边熔接点放
大示意图
图中,1水床、11水袋、12气囊护边、2水袋、21筒状体、22注水口、3气囊护边、31泄气口、32进气口、4内层气管、41注气口、5辅助气囊、51注气口、a和b熔接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依陵;李文兴,未经钟依陵;李文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40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补水式水面蒸发量传感装置
- 下一篇:冲床保险装置用的电作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