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电磁感应烹饪回转保温餐盘无效
| 申请号: | 95223529.3 | 申请日: | 1995-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8320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05 |
| 发明(设计)人: | 余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敏 |
| 主分类号: | A47J19/02 | 分类号: | A47J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丕达 |
| 地址: | 6113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电磁感应 烹饪 回转 保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特殊用途区分的桌子,特别是有自动加热,调温或通风装置的保温餐盘。
我国现行的饮食传统,烹饪和就餐这二者通常是分开进行的,一般的习惯作法是:先将食品在灶具上烹饪,然后再将烹饪好的食品一一放在餐桌上,待一切就绪后,方行进餐,这一就餐方式必将导致先烹饪好的食品散热冷却,要继续食用就需重新加热,而重新加热又会破坏菜肴的色、香、味、形和耗费宝贵的时间,尤以室温低和多人就餐且餐桌不能回转就餐时为剧。加之由于烹饪时无法准确地掌握和协调烹饪温度和时间要素,故不可能烹调出既可口又富有营养的饭菜。因此,往往会影响人们的就餐情趣,食欲和营养的摄取,危及身体健康和工作。
为解决这个问题,现行作法是:选用安全、卫生、方便、小巧、节能和能协调烹饪温度和时间要素、降低劳动强度的智能型灶具,并将灶具的烹饪功能和餐桌食品的存放和保温功能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既能合二为一,又能一分为二,可回转,方便烹饪就餐的烹、餐合一的结合体。
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的磁场会对处于该磁场内的导磁锅及餐具感应出自成闭合回路的感应电流(涡流),而感应电流又会通过其锅及餐具电阻因损耗而发热,只要合理选择磁场强度、工作频率以及锅、餐具体形、导磁及电阻率,即可安全、卫生、方便、可靠地加热置于锅及餐具内的食品,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做成的灶具,其热效率可高达83%,为各种灶具换热方式之最,且极易实现电子化自动控制,并兼备体积小的特点,故成为人们实现灶具和餐桌功能结合的首选结构
目前,市售电磁灶具均只设有一个电磁感应装置,且灶内也只装设一个电磁感应线圈。
中国专利92203770.1提出:将电磁感应炉炉体置于餐桌足部底部上,从炉体内引出并穿过桌支柱之高频感应加热线圈置于上、下封板和散热板组成的桌面之间,其目的是力求将灶具烹饪和餐桌存放、保温功能合二为一,但由于结构缺陷方面的原因,这一方案难以实施;而ZL93221149.6提出的方案是:将一个以上的电磁炉具用紧固件固定在餐桌桌面下的金属托架上,每个电磁炉均采用各自独立的控制电路,其目的也是力求将炉的烹饪和餐桌存放、保温功能集为一体,各司其职。该结构由于受到灶具体形及桌面几何尺寸的限制,实施也将会发生很大的困难,ZL93204436.0提出:在磨砂钢化玻璃桌面中心下面设置一电磁灶作烹饪加热用,磨砂钢化玻璃桌面四周边缘孔洞内放置陶瓷发热膜盒,用于置于发热膜盒上食品的保温,该结构虽然较好地将灶具烹饪和餐桌食品的存放、保温功能有机结合为一体,但也存在磨砂钢化玻璃桌面上开孔处因应力集中,工作时极易破裂的致命弱点,加之陶瓷发热效率低,寿命短,以及该餐桌无智能,不能随意搬动和回转等缺陷,其实施应用也同样会发生很大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可按预定要求有效工作,并能方便移装的智能型电磁感应烹饪回转保温餐盘,这种餐盘既能按预先给定的指令自动、准确和可靠地完成煎、蒸、煮、涮、炒、炸、烤等烹饪工作,又能对存放在餐盘上的食品进行保温;即既集灶具和餐具功能为一身,又可方便、简捷、可靠地实施灶、桌分离和实现餐盘自由回转,方便烹饪和就餐的餐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敏,未经余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35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