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粘结式氢镍电池负极无效
| 申请号: | 95222917.X | 申请日: | 1995-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66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李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4/26 | 分类号: | H01M4/26;H01M4/32;H01M10/30 |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科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小伍 |
| 地址: | 450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结 式氢镍 电池 负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粘结式氢镍电池负极。
氢镍电池是近年来国内外大力研究和开发的新型碱性蓄电池,由于它具有比能量高,无毒性污染(不含Pb、Cd等有害物质)、可快速充放电等优点,正成为碱性镍镉电池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目前氢镍电池有烧结式、发泡镍基式,虽然容量高,但成本和价格较高,影响其推广应用。且发泡镍基式电极板强度低,装配过程中易发生断裂,限制了电池生产成品率的提高。为解决上述问题,CN2153144公开了一种具有穿孔镍带压膜电极的氢镍电池,该电池负极是穿孔镍带压膜结构,负极基板材料采用穿孔镍带或穿孔镀镍钢带,压膜采用以稀土合金贮氢材料或钛系合金贮氢材料为主要成份的合金膜,并予先成型,穿孔镍带和压膜间是导电金属粉未和有机胶的混合浆,通过压机滚压成型。该电极强度较高,不易变形,但结构较复杂,集流体即电极基板和活性材料层即压膜层间结合牢固度较差,成本仍然偏高。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结式氢镍电池负极,这种电极结构简单,集流体与活性材料层结合紧密,电极极板强度高,成本低。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粘结式氢镍电池负极,由集流体和活性材料层构成,集流体为镀镍钢网,即在钢网外镀覆有一镍层;活性材料层由活性材料、导电粉与粘结剂粘合而成;上、下两层活性材料层和中间集流体渗合固化成一体。
钢网为不锈钢网,厚度为0.24—0.31mm,目数为20—60目。
钢网外镍镀层厚度为0.01—0.05mm。
本实用新型中粘结式氢镍电池负极采用集流体和活性材料层渗合固化而成的粘结结构,结构简单;集流体采用镀镍钢网,成本低;集流体与活性材料、导电粉和粘结剂组成的活性材料层渗合固化成一体,结合牢固,电极强度高,柔韧性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粘结式氢镍电池负极由集流体1和上、下两层活性材料层2渗合固化而成,活性材料层由活性材料、导电粉和粘结剂粘合固化而成。集流体1为镀镍不锈钢网,厚度为0.28mm,目数为40目,钢网外镍镀层厚0.02mm。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钢网厚度0.24mm,目数20目,钢网外镍镀层厚0.01mm。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钢网厚度0.31mm,目数60目,钢网外镍镀层厚0.05mm。其它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未经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29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锁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定比减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