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报警锁无效
| 申请号: | 95222881.5 | 申请日: | 1995-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4350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2-25 |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玉春 |
| 主分类号: | E05B45/06 | 分类号: | E05B4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报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报警锁,特别是一种自行车用电子报警锁。
目前人们使用的自行车锁没有报警功能,这样的自行车锁在被偷盗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锁在防盗上很被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自行车用电子报警锁。它克服了上述自行车锁存在的缺憾,其不但具有一般自行车锁的功能,同时还具备良好的防盗报警功能。自行车可以在竖立或倒下等任意放置情况下,锁上车后如果有人触动自行车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每触动一次报警时间为15秒。本报警锁打开时自动断开内部电源,锁上时电源立即接通处在等待报警状态,使用上完全和普通自行车锁相同,极大的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由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一骨架的左下方安装一可转动基座,基座的孔中安装一锁杆,锁杆端部有一沟槽。骨架的右面与一筒状壳体刚性连接,内装电池、电路等元件。其下端一面开口,通过销钉安装一可开启机构壳体,内部装有锁芯、定位销、弹簧等零件。机构壳体开启可装入电池,闭合固定后插入锁杆可将筒状壳体和机构壳体一起锁住,实现自锁保护功能。本锁电路部分的电源开关受机构部分控制,另外为实现报警功能设计了一种专用万向开关。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1为骨架,2为筒形壳体,1和2焊接在一起。在筒形壳体2内的上部装有一个K2万向开关3、电路板7,其下部装有电池8、喇叭9和K1开关10。在筒形壳体2的下面有一机构壳体11。机构壳体11内装弹簧12、定位销13、钥匙14、锁芯15和复位簧16(见图3)。机构壳体11用销钉25装在筒形壳体2上。如虚线所示,可以打开装卸电池,合上后用螺钉24固定(如图1、图2所示)。骨架1在下端铆接一可转动基座20,锁杆19插入锁座20孔中。锁杆19在水平位置时,基座20内弹簧23使钢珠22落入定位沉孔21内,使锁杆19准确插入锁孔18,向里压入复位簧16,定位销13在弹簧12作用下落入锁杆19端部沟槽17内,钥匙14复位可以拨出。同时由于定位销13下移其上部较细部分离开K1开关10,电源接通电路开始工作(见图4、图1、和图3所示)。由于锁杆19穿过筒形壳体2和机构壳体11上锁孔被锁住,所以使机构壳体11不能打开,实现了自锁保护功能,装卸电池只有在打开锁时进行。插入钥匙14转动锁芯15使定位销13上移。定位销13上端对K1开关10施加作用力,K1断开电源。同时锁杆19在复位弹簧16作用下向左弹出,由于复位弹簧16左移定位销13不能下落。拨出锁杆19转到虚线位置开锁过程结束。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电路部分。如图1所示,K2万向开关3是由球形绝缘外壳4、电极5和球形触头6组成。外壳4内表面均布许多电极5,相邻极性相反。静止时相邻电极在触头6作用下导通。外界有作用力时触头6移动,电极间快速断开电路开始工作。因为外壳4、触头6均为球形,所以实现了万向开关的功能。附图4是电路原理图。如前所述K1开关受机构部分控制。电源E为直流电3伏,虚线框内I部分为延时开关,控制II部分报警电路工作时间的长短。当K1接通时电路开始工作。由于K2是常闭状态,电流经K2和R1形成回路,由于R>10MΩ,静态,工作电流I≈0.3μA。静态工作电流很小。这时A点和B2点电位相同,三极管BG1和BG2截止。有外力作用时K2快速断开B2点电位为正,A点为负。三极管BG1和BG2导通,B1点电位为正,电容C快速完成充电过程,同时BG3和BG4导通,虚线框内电路工作,报警开始。无外力作用时K2接通,A和B2点电位相同,BG1和BG2截止。B1点在电容C作用下为正,直到放电完成BG3和BG4截止,电路停止报警。报警时间长短由电容C的大小决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操作非常方便,而且换一次电池可以连续使用半年以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发明的目的,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玉春,未经郭玉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28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