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伸机的润滑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5222596.4 | 申请日: | 1995-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80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金福 |
| 主分类号: | B21C9/00 | 分类号: | B21C9/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抽伸机 润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伸机的润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化润滑料件,节省人力,增加工作件表面精度,简化后续处理过程的抽伸机的润滑装置。
目前管件的加工,主要有热加工与冷加工两种,对于需要精确尺寸、表面光洁、高机械性质的管子,一般是以冷加工的抽伸法制成,在作此类加工前,必须在工作件表面涂布一层润滑剂,以防止工作件表面擦伤,减少加工时摩擦阻力,增加工作件的表面光度,管子在作冷抽加工前,管坯是先经过初步的热加工处理,因热处理过程温度高,会使坯表面产生氧化,所以作冷抽加工前,先以酸剂蚀去锈皮,或藉由管坯通过模予以刮掉锈皮。以往的加工过程,在润滑剂的涂布方面,是将管坯浸于浓稠的润滑油(一般为400-600cSt)中,再取出沾附润滑油的管坯进行抽伸的工作,然而,为了使润滑油沾附于管坯上,所以润滑油的黏度相当高,相对的沾附于管坯上的厚度也较厚,因此,产生以下的加工缺失:
(1)由于润滑油沾附于工作件表面的厚度大,所以油膜将工作件与模具完全隔开,模子与工作件间无法有效接触,导致成品粗糙,加工完成后,必须再作抛光处理。
(2)工作件表面的氧化物,由于前述原因,也无法完全刮除,因此,必须再作表面加工处理,或在作冷抽加工前,先以酸剂去除氧化层,增加工作程序,浪费人力与物力。
(3)以浸润滑油方式润滑工作件,因工作件长短不一,对较长工作件,需要额外的工作空间(油槽长度加长),且工作件运送至机台时,手握持处的润滑油较工作件其他部份不均匀,也会造成加工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可自动化润滑料件、节省人力、增加工作件表面精度,简化后续处理过程的抽伸机的润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抽伸机的润滑装置,该抽伸机具有一个机台,该机台上设有一个模座,该模座上设有多数个模槽,该模槽上分别设有模具,其特征在于:
该模座上方架设一个出油管,该出油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一个导油管的一端,该出油管相对该模具处分别设有多数个流孔;
该机台上位于该模座下方处设有一个承接槽,该承接槽上设有一个穿孔;
该机台下方设有一个储油箱,该储油箱位于该承接槽的穿孔下方处;
该储油箱旁设有一个将该储油箱内的润滑油抽出的抽送机构,以及一个将该抽送机构抽出的润滑油降温并压送入该导油管的冷却机构。
所述的抽伸机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接槽与储油箱间设有一个滤网。
所述的抽伸机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机构与导油管间设有一个过滤器。
所述的抽伸机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模座顶部两侧分别固设有一个倒L形支架,该支架顶部各设有一个长槽,该出油管两端跨置有两个弧形扣件,该扣件分别穿过该长槽,且以两个锁固件锁固。
所述的抽伸机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流孔上分别连接设有一个注油管。
所述的抽伸机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模座前方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护板。
所述的抽伸机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润滑油的黏度为20-200cSt。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该抽伸机的模座上方架设一个出油管,该出油管相对模座的模具处分别设有流孔,该模座下方设有一个承接使用后润滑油的承接槽,该承接槽下方设有一个储油箱,以储存该承接槽的穿孔流下的润滑油,再由抽送机构将润滑油自储油箱抽出,送往一冷却机构降温冷却后,压送入该导油管中,由该导油管导送至该出油管,供抽伸机循环使用,以此自动化润滑物件,节省人力,增加工作件表面精度,简化后续处理过程。
本实用新型抽伸机的润滑装置,该抽伸机具有一个机台,该机台上设有一个模座,该模座上设有多数个模槽,各模槽上设有模具,工作件可穿置于该模座上的模具处,并由拉引机构拉引穿出模具的模孔。该模座上方架设一个出油管,该出油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一个导油管的一端,由导油管供给润滑油,该出油管相对该模具处分别设有多数个流孔。该机台上位于该模座下方处设有一个承接槽,该承接槽上设有一个穿孔。该机台下方设有一个储油箱,该储存箱位于该承接槽的穿孔下方处,且储存由该穿孔流下的润滑油。藉由前述构件的组合,以设在该储油箱旁的一个抽送机构,将该储油箱内的润滑油抽出,经过一个冷却机构将该抽送机构抽出的润滑油降温,再压送入该导油管,由该出油管流出供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金福,未经陈金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25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全范围电阻测量仪
- 下一篇:整幅式双锁防撬钢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