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复合式油气压装置的托板交换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5222593.X | 申请日: | 1995-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455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中;蔡坤龙;戴杨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复合 油气 装置 交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油气压复合式压力装置应用于自动托板交换装置(Automatic Pallet Changer)上的具有复合式油气压装置的托板交换装置。
托板交换装置在综合加工机中的功能,主要是将未加工的工件送入加工位置,并将已加工完成的工件送出加工位置;一般而言,托板交换装置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托板夹紧装置,其是将送入加工位置处的托板夹紧并定位,以备综合加工机对工件实施加工时,该工件不致移动,另一则为托板传输装置,其是将托板送至或送离加工位置。习用的托板交换装置中的托板夹紧装置,只具有一只油压缸或气压缸,藉着压板的作用,而把托板夹紧,至于油压缸或气压缸的驱动,则利用油压或气压直接灌入压缸,使之产生力量,若是使用油压源,因压力源可以有较大的压力,故其压缸的体积可以较采用气压源的压缸体积为小,但在维修及成本上,油压源则不如气压源来的简易及经济;若是使用气压源,其维修及成本较油压源简单而经济,但其压力源的压力较小,其压缸体积需较采用油压缸的压缸体积为大,故其整体体积较大;本设计人有鉴于上述弊端,乃致力研究改良,积其丰富的专业技术与知识,经不断反覆设计、实验,终于创作出一种具有复合式油气压装置的托板交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复合式油气压装置的托板交换装置,可兼具油压与气压装置的长处,即以气压源输入而又有较大压力的输出,以便改善机械的功能与效果。并且系统动力源维修容易,且成本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复合式油气压装置的托板交换装置,该托板交换装置外接一空气压力源,并以一压板与一托板接触,该复合式油气压装置包括:
一与该空气压力源连接,而将压力传入该托板交换装置的气压单元及
一连接于该气压单元与该托板之间,传递由该气压单元所产生的压力至该压板处的油压单元;
其特征在于:该气压单元包括一气压缸,该气压缸中的气压缸轴顶与该油压单元连接,该气压缸轴两端截面积不相等,该油压单元包括一油路系统,该油路系统具有一决定夹持或松开托板的具有复合式油气压装置的导油控制系统。
所述具有复合式油气压装置的托板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托板交换装置包括:
一托板,是可承托加工元件;
一托板夹紧装置,是可在加工位置处,利用油气压复合式施压,将该托板夹紧定位或松开;以及
一托板传输装置,是可将该托板传输于各加工位置。
所述具有复合式油气压装置的托板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托板夹紧装置包括:
一压板,是可对该托板施压或不施压使该托板得以夹紧或松开加工元件;
一底座,是承载该托板夹紧装置,并与该托板传输装置连接;以及
该复合式油气压装置,将压力传递至该压板处。
所述具有复合式油气压装置的托板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托板传输装置包括:
一床身,是承载该托板交换装置的重量;以及
一滑轨,下接该床身,上接该底座,是以承载及传输该托板夹紧装置。
所述具有复合式油气压装置的托板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压单元包括一油压缸以及一心轴,而该油路系统与该气压单元的气压缸连接,是用以将来自于该气压单元的压力,传迅至该油压缸处。
所述具有复合式油气压装置的托板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压单元更包括:
一进气口,其是可外接该空气压力源;
一气压缸轴,藉由该空气压力源输入使之移动,而压迫或解放该油路系统的油室;
一气室,其截面积比该油室的截面积为大,而产生比该空气压力源大的压力;以及
一出气口,其是将该气室的空气排出。
所述具有复合式油气压装置的托板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路系统是为一内部循环油路。
所述具有复合式油气压装置的托板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板固设于该油压缸上,该心轴固设于该底座上,而该油压缸与该油路系统连接,经由压力的建立,可使该油压缸产生相对于该心轴的运动,将该压板向下压迫该托板或是将该压板上升顶起放松该托板。
所述具有复合式油气压装置的托板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二该油压单元与二该气压单元的连接介面是二油气压转换介面,以提供该油压缸上举或下降不同的压力,但仍使用同一空气压力源与一气压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25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