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铝质电瓶线无效
| 申请号: | 95221970.0 | 申请日: | 1995-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58649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7-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小勤 |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丕达 |
| 地址: | 3026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用铝质 电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电瓶与起动机的连接线,电瓶连接,电瓶搭铁的连接线。具体的是一种铝质电瓶线,适用于各型汽车,属汽车电器配件技术领域。
汽车起动机要由电瓶供电,起动机与电瓶之间要用电瓶连接线(简称电瓶线)连接。目前,电瓶线均为铜质线,其规格多为长2-4米,截面积30-70mm2,其特点是造价昂贵、装拆不方便。图1是现在普遍使用的铜质电瓶线的构造分解图,它由电瓶夹头1、导线2、接线头3组成。电瓶夹头由压铸铜合金制造,导线用绝缘铜线,接线头用纯铜板成型。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电瓶夹头1的夹环4固定于电瓶的极柱上,电流通过导线2、接线头3到起动机。该电瓶夹头1的导线接头5为圆筒形状,其上部有开口,导线2的芯头6穿过接头5,用锡焊将其与线芯焊接在一起,另一导线芯头7穿入接线头3,用端套8压紧并用锡焊将其焊接牢固。在电瓶夹头1的下部有两个耳板9、10,其上各有一个直圆孔,用一直径略小的螺栓11穿过圆孔,用螺母24锁紧,使夹头1紧固在电瓶极柱上。这种电瓶线的缺点是:由于导线采用铜线,成本较高。其电瓶夹头的夹环4长期夹在电瓶极柱上,时间长后容易发生粘连现象,拆卸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了的汽车用铝质电瓶线,导线采用价格较低的导体材料以降低成本,夹头结构重新设计,使拆装方便。
所用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铝质电瓶线,由电瓶夹头、导线、接线头组成,其特征在于:
a.导线为圆形截面绝缘铝线;
b.电瓶夹头的导线接头为叉指状;
c.安装紧固螺栓的电瓶夹头的两块耳板上,其一有圆孔,另一有螺孔;在紧固螺栓上靠近圆孔耳板内壁的位置处有止退孔,其中装有止退销。
实施例一,所述电瓶夹头的导线接头为双半圆形叉指状,系在中部有开口的圆筒形的接头上作出若干分割槽将该接头分割成弯指状,导线端部的芯头为圆形,其尺寸与接头圆形折弯的内腔相应;导线连接汽车起动机的接线头的连接套亦为双半圆形叉指状。所述导线的端部芯头为圆形,其尺寸与所述连接套的半圆形折弯的内腔相应。
实施例二,所述电瓶夹头的导线接头为矩形叉指状,由折弯矩形的长边、顶边、短边组成;其长边与电瓶夹环相连接,其短边与电瓶夹环有间隙,所述接头的矩形折弯沿其长度方向在顶边及短边上有若干分割槽将该接头分割成弯指状,导线端部的芯头为矩形,其尺寸与接头矩形折弯的内腔相应;所述连接汽车起动机的接线头,其连接导线的连接套为矩形叉指状,所述导线端部的芯头作成矩形,其尺寸与所述连接套的矩形折弯的内腔相应。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铝线及矩形叉指状的接头构造,有以下积极效果:
①便于采用钎焊的焊接工艺,并能增加铝线芯头与接线头接触面积,提高工作可靠性。
②其叉指结构可减少由于导线温度变化的热应力对焊接层的影响,且能使焊剂容易沿叉指槽缝渗入焊接层,焊接时间缩短、牢固度增加。
③叉指结构变整体夹持为分段夹持,提高了夹持稳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瓶夹头的紧固装置,由于采用了一个夹耳为直孔,另一夹耳为螺孔的构造,以及紧固螺栓上有止退孔及止退销的构造,使装卸电瓶夹头容易,一把工具即可进行作业,解决了夹头容易与电瓶极柱粘连不易拆卸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铝质电瓶线具有价格低、工作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能适合各型汽车使用的优点。
现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汽车电瓶线的构造分解示意图,已叙述如上。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铝质电瓶线的构造分解示意图。实施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铝质电瓶线的构造分解示意图,实施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瓶夹头紧固螺栓部份的构造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铝质电瓶线由电瓶夹头1、导线2及接线头3组成见图2,电瓶夹头1的导线接头12为双半圆形叉指状,是在传统使用的由平板卷成圆筒形而中部有开口的两个半圆形的接头5上作出若干分割槽16,将接头12分割成弯指状,圆形导线2的端部芯头17为圆形,其形状、尺寸与接头12的折弯弧形的内腔相应。其导线2连接汽车起动机的接线头的连接套22亦为双半圆形叉指状,与之相配的导线的尾端芯头23亦为圆形,其尺寸与连接套22的折弯圆弧内腔相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小勤,未经陈小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19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分立式车带儿童坐卧多用座篮
- 下一篇:轻体墙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