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片机自动输送带无效
| 申请号: | 95219278.0 | 申请日: | 1995-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93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贵堂;师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铁马头食品机械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7/06 | 分类号: | B26D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切片机 自动 输送带 | ||
一种按国际分类属于F16G,涉及机械技术领域中,与切肉片机配套使用的自动输送带。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切肉片机,不外是园盘式、往复式等几种形式,与其配套使用的输送装置也比较单一。
经初步检索,在公知技术中,大都分输送装置都采用凡布带的输送方式,这种方式比较陈旧落后,以致影响整机寿命和加工质量。
因此,现有技术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不足之处:如凡布输送带易磨损,寿命短,不好清洗,不卫生,输送不规则不稳定,肉片厚薄不均匀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规范化,寿命长,易清洗,干净卫生,传动稳定,切片均匀的切片机自动输送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达到:
把传动机构,输送机构,调节机构组合在一起。即在传动轴(1)上滑动安装齿轮摆板(2),连结棘爪(3),驱动固定安装在传动轴(1)的棘轮(4),使轴按0.9,1.8,2.7,3.6,4.5,5.4mm档次差动。再在轴(1)上固定安装主动链轮(5)(6),用链条(7)(8)分别连结被动轴(9)上的被动链轮(10)(11),并在两根链条的每个链节之间平行安装一块蝶状托板(12)。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其他措施来达到:
蝶状托板(12)用不锈钢冲压成型,托板的两端连接在两链条的链节的外链板(18)上,两托板的间隔为0.5-2mm,平行安装。另在机座(20)上面安装两根压肉辊(21)。
在托板(12)的凸面上冲压出60°三角形带肉刺(13)。
在机座(20)上安装调节支架,连结滑块(16)(17),把被动轴(9)的两端固定在滑块(16)(17)上。用调节螺杆(14)(15)调节两轴(1)(9)的距离,即调节链条之间的松紧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及图面说明如下:
附图1为切片机自动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1)传动轴,(2)齿轮摆板,(3)棘爪,(4)棘轮,(5)链轮,(6)链轮,(7)链条,(8)链条,(9)被动轴,(10)被动链轭,(11)被动链轮,(12)蝶状托板,(14)(15)调节螺杆。(16)(17)滑块,(20)机座。
附图2为蝶状托板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其中:(12)蝶状托板,(13)带肉刺。
附图3为蝶状托板与链条连结示意图。
其中:(7)链条,(12)托板,(18)外链板,(19)焊接点。
附图4为自动输送带送肉示意图。
其中:(21)压肉辊,(22)肉块。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比较详细的说明:
切片机自动输送带的动力源,来自电动机所代动的蜗轮副,轴头的凸轮,推动齿条往复运动,齿条代动齿轮摆杆(2)运动。
在传动轴(1)安装齿摆杆(2),连接棘爪(3),驱动固定安装在轴(1)上的棘轮(4),由于棘爪档板的作用,使棘轮(4)代动传动轴(1)按0.9,1.8,2.7,3.6,4.5,5.4mm的距离差动。
在传动轴(1)上固定安装(用键连结)φ45,节径φ41.1的链轮(5)(6),分别安装1/2自行车链条(7)(8),代动被动轴(9)上的两支被动链轮(10)(11)。
在紧固在机座(20)上的支架中安装两块滑块(16)(17),被动轴(9)的两端安装在滑块中,滑块(16)(17)与调节螺杆(14)(15)连结。传动轴(1)与被动轴(9)的距离及链条的松紧度由调节螺杆(14)(15)调节。
蝶状托板(12)用1.5厚的不锈钢板冲压成型,并在其凸面上冲出60°三角形带肉刺(13)。
把托板(12)的两端,平行安装,并用氩弧焊方法焊接在两链条之间的两链节的外链板(18)上,两托板之间的间隙为0.5-2mm。
连接机座(20)安装两支压肉辊(21),带动肉块(22),不断地送到切片机刀口处。
整个自动输送带与切肉片机机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规范化、寿命长、稳定可靠、干净卫生、肉片厚薄均匀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铁马头食品机械公司,未经北京市铁马头食品机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9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