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保护器的保护单元无效
申请号: | 95219233.0 | 申请日: | 199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24790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19 |
发明(设计)人: | 谢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金龙 |
主分类号: | H04M1/00 | 分类号: | H04M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保护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保护器,特别是一种连接在电话外线与交换机之间的电话交换机的安全保护器的保护单元,以保护电话交换机不致因雷击、异常电压及过电流作用而损坏。
现今的安全保护器的保护单元,其内部电路如图5所示,是在外线LT、LR与交换机线路DT、DR之间跨接有放电避雷管60与在接近交换机侧的两讯号上分别串接有热敏电阻40(PTCR),而可在外线LT、LR遭雷击时,经放电避雷管60到地,达到避免高压信号送入至交换机内,而热敏电阻40(PTCR)亦可在流通电流过大而产生过热时呈现高阻抗的断路状态,以自动切断交换机的回路,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而由于放电避雷管60一经遭到市电高压侵袭时而产生短路作用后,即失效无法使用,故需将整个保安单元更换掉,因此,在对应于放电避雷管60位置即形成有连动的动作开关F·S·,可在放电避雷管60经市电高压持续放电后,可自动使两组跨接在外线LTLR与地线之间的动作开关F·S·接地并同时接通使告警指示灯22点亮,使维护人员可通过安全保护器的保护单元上的告警指示灯22的点灭与否得知其是否需更换,提供便于维修的功效,但上述放电避雷管60与动作开关F·S·间的具体构造,是属传统技术,故在此不予赘述。
然而以上述传统的安全保护器的保护单元的电路中,虽在放电避雷管60具有失效告警的效果,但其仅适用于线路电压超过230伏特的场合,亦即对于异常的感应电压低于230伏特时,放电避雷管60则无法正常动作,则此感应电压将进入交换机,并产生异常电流,此时将导致热敏电阻呈高阻抗呈断路状态,并产生异常高温,但对于热敏电阻40并无相应的失效告警作用,因此,对于热敏电阻失效便无从获知,仅能通过用户告知才能追综查觉,显然有再予改进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现异常现象能告警,电路元件失效也能告警的安全保护器的保护单元,主要改进传统安全保护器的保护单元无法提供热敏电阻失效告警的缺陷,即在热敏电阻相关位置增设相应装置,其可在热敏电阻的表面温度超过一特定温度时,便可自动接通告警回路而使告警指示灯点亮,以表示其出现故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保护器的保护单元包括一顶部形成有告警指示灯的壳体,内部设有一电路板;其电路结合有热敏电阻、放电避雷管及所述告警指示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板对应于所述热敏电阻的上方以一导电夹片予以贴靠连接,导电夹片与内部回路相通;于热敏电阻的底面垫有一块遇到高温可熔化的锡块,并与一信号铜箔连接,以利用导电夹片、热敏电阻、锡片构成信号回路,在对应于锡块所在的电路板上、下位置形成一与告警指示灯连接的告警铜箔及一接地铜箔;
在热敏电阻遇到高温时,所述锡块熔化而使热敏电阻底面接触所述告警铜箔、信号铜箔及接地铜箔,使告警指示灯点亮。
所述导电夹片与电路板的一信号铜箔连接。
所述的导电夹片截面可呈L形。
所述锡块的截面可呈T字形。
与所述锡块接触的信号铜箔上可形成有一供所述锡块的较窄端套入而定位的套孔。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保护器的保护单元具有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热敏电阻位置的上方设一导电夹片,于热敏电阻的底面垫有一块遇到高温可熔化的锡块,而再与一连接信号端的信号铜箔连接,利用导电夹片、热敏电阻、锡片构成信号回路,在热敏电阻失效时也可发出告警信号,使安全保护器的保护单元兼具放电避雷管的失效告警及热敏电阻过热失效等双重警示作用,且在热敏电阻过热失效时,通过一动作开关将外线直接接地,更提供适时的信号接地以避免损坏扩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等效电路图。
图5是传统的安全保护器的保护单元的等效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金龙,未经谢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9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