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漏屋面板无效
| 申请号: | 95219141.5 | 申请日: | 1995-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9483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19 |
| 发明(设计)人: | 黄绍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绍荣 |
| 主分类号: | E04D3/04 | 分类号: | E04D3/04 |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家丰,马士林 |
| 地址: | 3145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漏 屋面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屋面板的结构。
屋面的材料已由传统的拱型瓦、平瓦改成平顶屋面,上述这些屋面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漏水现象,采用防水涂料的屋面由于涂料的老化等原因,过了一定年限后仍会产生漏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防止漏水的屋面板的结构。
这种防漏屋面板为钢筋混凝土制品,包括长度等于每间房屋宽度的面板,面板上面的左沿、右沿和后沿各有一向上凸起的凸边,面板的前沿的下面也有一向下凸起的凸边。
这种防漏屋面板的长度等于每间房子的宽度,它的宽度可做成1米左右。使用时,平行排列,两端搁于山墙上,屋面向一侧或两侧有一定的倾斜度,较高位置的屋面板的前沿下的凸边与较低位置屋面板后沿上的凸边交叉相扣,叠合在一起,雨水即可沿着屋面下淌而不漏入屋内,有良好的防漏作用。采用屋面板互相叠合的方式,在气温变化时有一热胀冷缩的余地,长期使用也不会漏水。
附图1为这种防漏屋面板的结构图;
附图2为两块防漏屋面板互相叠合时的剖视图;
附图3为防漏屋面板叠合后边缘的配合状态图;
附图4为两块防漏屋面板互相叠合时的另一种状态图;
附图5为两间屋面之间接缝处的结构图;
附图6为混凝土盖瓦的示意图;
附图7为屋脊处的结构图;
附图8为十字形盖瓦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这种防漏屋面板包括长度等于每间房屋宽度的面板(6),面板上面的左沿、右沿和后沿各有一向上凸起的凸边(2)、(7)、(5),面板的前沿的下面也有一向下凸起的凸边(4)。为了增加防漏屋面板的强度,减少厚度,也可以在面板(6)的前沿和后沿下方增加前梁(3)、后梁(1)。
如图2所示,防漏屋面板装设到房顶上后,相邻的两块屋面板互相叠合,较高位置的屋面板的前沿下的凸边(4)与较低位置屋面板后沿上的凸边(5)交叉相扣,雨水沿屋面下淌即不会漏入屋内。面板(6)的下面还可以有一些横向的加强筋(9)。
为使前后两防漏屋面板叠合时配合得更好,可以如图1所示令面板的前部两侧(8)向里收拢一些。屋面板叠合好后的状态如图3所示,从上一块屋面板流下的(图中箭头所示)雨水能顺着收拢部位流下,确保流入下一块屋面板的两侧凸边内。
如图4所示,这种防漏屋面板的后沿上部还可以有一凹槽(10),此时,前梁(3)的高度可以降低些,两块屋面板前后相叠时,较高位置的屋面板的前梁(3)可置于较低位置的屋面板的上述凹槽里。
如图5所示,这种屋面板安装到房上后,两间屋面之间的接缝处可以用弧形的混凝土盖瓦(11)盖住。这种混凝土盖瓦可以如图6所示,一头做得较大,以便单向互相叠合。屋脊处也可如图7所示用混凝土盖瓦(11)盖住。
两间屋面相邻部的屋脊可用如图8所示的十字形盖瓦盖住。这样,就可用防漏屋面板、混凝土盖瓦和十字形盖瓦装没成防漏性能良好的房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绍荣,未经黄绍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91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