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鞋垫无效
| 申请号: | 95218237.8 | 申请日: | 1995-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24320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2-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檑 |
| 主分类号: | A43B17/02 | 分类号: | A43B17/02 |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穆魁良 |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鞋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一种液体鞋垫。
目前的鞋垫的种类很多,有一般的布制鞋垫,有带有尖刺状的软质塑胶按摩鞋垫,也有掺浸有药物的防臭、防脚气等药用鞋垫。无论其形式怎样变化,但其最基本的作用一是起缓冲作用,二是起吸释防滑作用。以防止脚底与鞋底之间的硬性接触的硌磨。俗语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们日常免不了走路,而走路的效果取决于鞋子穿着的是否舒适,一般鞋子与脚底部接触部位越柔软,走起路来就越轻松。而现有的上述各种鞋垫虽具有一定的缓冲减震效果,但是其垫体各部分的厚度是固定不变的,即只是一个等厚度的平垫,不能适人行走时脚的抬落而变化厚度,比如人前脚掌落地时,则前部受的压力就大,而后脚跟落地时,后部所受的重力及接触压力就大,因此,就希望鞋垫的厚度能随脚部抬压规律相适应,但现有鞋垫是达不到这种要求的,所以说其缓冲效果也是有限的。
另外,现有鞋垫结构是一种等厚度的致密产品,因此,其接触是属于硬性接触感觉,当行走在不平路面时,脚底则有硌碰感。而带有按摩凸剌的鞋垫既不便制作,也不便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厚度可变的,缓冲减震效果好,穿着舒适的液体鞋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由鞋垫上层和底层压构成一内装有流动液体的层状囊体,在脚状的层状囊体的中段设有粘接骨架,粘接骨架将层状囊体隔构成前后面个可互为贯通的液体仓室,前后两贯通的仓室之间形成有较窄的限流通道,在前后两仓室内设有粘接骨架,骨架呈点或隔板状设置,当人行走抬落脚时,囊体内的液体可随脚部触压力的变化或大小流动,并且形成与脚底部相接触的非等厚缓冲层。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由于鞋垫由充填有可随触压力大小或接触点而改变厚度的液体介质,因此,可在脚底部形成厚度不同且随时变化的缓冲层,因此,具有穿着舒适,缓冲效果好的特点。
2、由于流动的介质可随脚部触压力及脚底不平度的变化而形成与脚底曲面形状相吻合的凹凸变化度,而且,这种凸凹变化度是与脚底与鞋底之间纵向间隙变化同步变化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软性的支撑填充作用,可减少脚部的疲劳感。
3、具有清洗方便的特点。
4、在夏季穿还可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休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附图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2的B-B剖面图。
图4是图3的C-C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片状的上层和下层1压合构成了一封闭的、内装有流动液体2的层状囊体3,在层状囊体3内部上下层之间没有粘撑骨架31,粘撑骨架31在层状囊体3的内部中段处形成了狭窄的阻流通道32,阻流通道32将鞋状的层状囊体3内腔33分隔成前后两个液体仓室34,两液体仓室34由阻流通道32构成了容积变化的相互贯通的承压缓冲室。参见图1至图4。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
构成阻流通道32的粘撑骨架31在鞋状的层状囊体3长度方向的中部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弧形设置,两对称的弧条形粘撑骨架31的两端与上、下层1封粘的周边35相连,两对称的弧条形粘撑骨架31隔构成的阻流通道32呈形。
参见图1至图4。
粘撑骨架31在层状囊体3内部的前仓室34内设有弧形骨架,在粘撑骨架31处设置有沿层状囊体3厚度方向贯通的气孔311。参见图1和图3。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效果简述如下,参见图3:
平时站立时,由于脚部平踏,故其内液体2呈均衡状分布在前后两个仓室34内并形成层状柔性缓冲层。
而当行走时,即前脚掌略刚下压,而后跟部位刚抬起时,其前部仓室34中的液体因受压而通过阻流通道32流入到后仓室,使后仓室充满液体,故当后脚跟落地时,因其充满液体较前部多,所以感觉也很柔软,不会产生硌痛感并具有很好的缓冲效果。而在后脚眼落地的同时,由于后仓室受压,故后仓室内液体被挤流到前仓室,因此,在前脚掌吃力时,其前仓室内液体较多并形成较厚的缓冲层。如此循环,即可实现与人行走变化同步的缓冲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檑,未经王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8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