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自救充气器无效
| 申请号: | 95217552.5 | 申请日: | 1995-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71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09 |
| 发明(设计)人: | 林有克;林有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有克 |
| 主分类号: | F16K15/20 | 分类号: | F16K15/20 |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黎明天 |
| 地址: | 53302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 自救 充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的轮胎充气设备,尤其是一种摩托自救充气器。
现代生活中人们拥有摩托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已从城市普及到农村,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便利。摩托车轮胎的充气除了在固定点电动充气外,不少也使用自行车的打气筒进行充气,然而各类手动打气筒普遍存在体积长大,携带不方便等不足之处,外出公路、乡村或野外跑长途的摩托驾驶员常因轮胎漏气或气压不足而大伤脑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携带方便,性能可靠,利用摩托车自身气缸充气的摩托自救充气器。
本实用新型由管状壳体、铜圈、密封片、弹簧组成。
以下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整体为两头细、中间粗的管状结构,直径2.5~3.5公分,长7~10公分。一头伸出为罗纹管的管状前壳体(1)与一头伸出为圆管的管状后壳体(6)相密封套合,在两壳体套合形成的内空腔前端装个禁气阀,它是由中间有一凹点、周边有四个脚勾勾着铜圈(2)的圆片(5),其中间顶着弹簧(4)并压着密封片(3),密封片(3)盖在钢圈(2)上组成。罗纹管一头为进气管,根据火花塞的不同型号,其直径可大小不同相对应,圆管一头为出气管。
本实用新型操作过程是:当行驶于野外的摩托轮胎出现气压不足,漏气或爆胎时,可先把轮胎补好或更换新备胎。关掉进油阀,然后排完代油器内的油,扭出火花塞把自救充气器的罗纹管一头接上,另一头圆管接轮胎气门嘴的胶管,踩动摩托的起动杆,此时,缸体中的压缩空气就通过罗纹进气管推开密封片进入充气器内腔即储气室,再经圆管和胶管进入轮胎,达到自助充气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能可靠,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对远离城镇、行驶在公路上、野外、乡村道路上的摩托车,一旦遇到车胎气压不足,轮胎漏气,再加上现成的补胎胶,不管是爆胎或是碰钉子,都可利用本自救充气器很快的加足气,从而解决野外摩托车行驶的最大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有克,未经林有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75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色显示屏象素单元
- 下一篇:手推机割式小型收割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