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室内减振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5217532.0 | 申请日: | 1995-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957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19 |
| 发明(设计)人: | 迟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迟德华 |
| 主分类号: | F16F15/00 | 分类号: | F16F15/00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向红 |
| 地址: | 33631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室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动车室内减振装置。
目前机动车内的座垫都非常薄,仅是在座垫皮内包有薄薄的海绵,虽能起一定的减振作用,但在剧烈的晃动和振动下,减振效果不佳,使乘客容易受巅簸之苦,乘坐极为不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效果好、结构设计合理的机动车室内减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板、定位架和山形板,固定板放在定位架的上面,定位架放在山形板的上面,螺栓将固定板和定位架牢固地连在一起,山形板固定在机动车室内的底板上,特征是在山形板上加工有左、中、右三条长凸块,每条长凸块上均匀加工有三个圆形凹槽,在定位架与山形板相对应的部位加工有圆孔,钢球放置在圆形凹槽和圆孔中,在圆孔内的钢球上方放置有隔离架,弹簧的下端顶在隔离架上,上端顶在固定板上,在定位架上浇铸有大肋板,在固定板上固定有小肋板,大肋板、小肋板均位于定位架的两个长方形凹槽中,在定们架外侧四周包有橡胶环。
由于山形板与汽车是固定连接,钢球与山形板是支点连接,当机动车的车速发生变化时,山形板则与机动车保持同步,固定板和定位架就会相对于山形板产生水平位移,对紧贴机动车侧壁的橡胶环产生压力,橡胶环逐渐被压缩变形,达到横向减振的作用。人、定位架、固定板的重量加到弹簧上,弹簧被压缩变形,弹簧的张力通过钢球作用在山形板上,由于弹簧变形具有缓冲作用,就会对机动车底部产生的上下振动起到缓冲作用,达到上下减振的目的。大肋板和小肋板能提高定位架和固定板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减振效果好、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优点,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小轿车、大中型客车等机动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向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B向左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减振装置包括固定板1、定位架2和山形板3,固定板1放在定位架2的上面,定位架2放在山形板3的上面,螺栓4将固定板1和定位架2牢固地连在一起,山形板3固定在机动车室内的底板上。
山形板3上加工有左、中、右三条长凸块,每条长凸块上均匀地加工有三个圆形凹槽5。在定位架2与山形板3相对应的部位加工有圆孔6,圆孔6有九个,圆孔6的上端直径略大于下端直径,在定位架2上还加工有两个长方形凹槽7。钢球8放置在圆形凹槽5和圆孔6中,在圆孔6内的钢球8上方放置有隔离架9,弹簧10的下端顶在隔离架9上,上端顶在固定板1上。在定位架2上浇铸有大肋板12,在固定板1上固定有小肋板11,小肋板11和大肋板12均位于定位架2的长方形凹槽7内,其中,小肋板11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大肋板12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在定位架2的外侧四周包有橡胶环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迟德华,未经迟德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7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