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止动器无效
| 申请号: | 95217042.6 | 申请日: | 1995-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130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焕;林香成;范爱萍;李京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 |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士文 |
| 地址: | 163453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止动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油、水井与高能气体压裂技术配套使用的井口辅助工具。
已有的高能气体压裂施工技术中多用电缆铠皮来固定、保护电缆,施工时装、拆电缆都不方便,且费时费力,同时电缆经常随压裂时上窜的水流喷出井口,挂在井口某处,这样对电缆造成严重的损坏,提高了生产成本且不利于安全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与井口四通相连接的电缆止动器,有效地保护了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该电缆止动器由底盘、左、右电缆夹、硫化橡胶、螺母、螺杆、螺栓等件组成,底盘与井口法兰用螺栓相连并用螺母固定,底盘上开有数个泄流孔,它的左侧有一长形缺口,左电缆夹底部的勾挂槽勾挂在该缺口处,上部为长方形并有四个螺孔,内侧有半圆柱形电缆沟,右电缆夹为长方形,有四个与左电缆夹相配的螺孔,内侧有半圆柱形电缆沟,电缆放在左、右电缆夹的沟内并用螺杆相连再用螺母夹紧电缆。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底盘与井口连接,左、右电缆夹连接都靠螺母固定,装、拆方便;
2、左、右电缆夹的电缆沟内表面有一层硫化橡胶可有效地保护电缆;
3、底盘上开有泄流孔,起半挡板作用,可产生一定的回压又反作用于油层,可提高压裂效果。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电缆止动器主视图;
图2是电缆止动器的俯视图;
图3为左电缆夹3的主视图;
图4为左电缆夹3的俯视图;
图5为右电缆夹4的主视图;
图6为右电缆夹4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2所示:电缆止动器由底盘1、左、右电缆夹(3、4)、硫化橡胶5、螺母(2、8)、螺杆6、螺栓7组成。底盘1为圆盘形,左、右端各有一螺栓槽,它与井口法兰用螺栓7相连再用螺母8固定,底盘1上开有数个泄流孔,井内流体可从该孔喷出,同时底盘有半档板作用,使井内流体产生一定回压反作用于油层,可提高压裂效果。底盘1的左侧有一长形缺口,如图3、4所示,左电缆夹3底部有勾挂槽,靠该槽将左电缆夹3勾挂在底盘左侧长形缺口内,它的上部为长方形并有四个螺孔,内侧有半圆柱形电缆沟;如图5、6所示,右电缆夹4为长方形,有四个与左电缆夹3相配的螺孔,内侧有半圆柱形电缆沟,左、右电缆夹用螺杆6相连再用螺母2固定夹紧,左、右电缆夹的电缆沟内表面有一层硫化橡胶5。
在高能气体压裂施工现场使用时,当压裂弹下到欲压裂井段时,将左电缆夹3插入底盘1缺口内,勾挂在底盘1上,将电缆置于缺口内,旋转底盘1用螺栓7及螺母8将底盘1固定在井口法兰盘上,装好左电缆夹4,电缆位于电缆沟内,使左、右电缆夹螺孔对正用螺杆6、螺母2将电缆夹固定夹紧,当压裂弹引燃后投送电缆牢固地固定在井口,流体从泄流孔喷出,对电缆起到了保护作用,防止电缆喷出后被损坏的事故发生。同时,底盘有半档板作用产生一定的回压又反作用于油层,提高了压裂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所,未经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7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