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室外手脚共同驱动的健身运动车无效
| 申请号: | 95216283.0 | 申请日: | 1995-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2434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2-25 |
| 发明(设计)人: | 胡灵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灵霞 |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M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30045***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室外 手脚 共同 驱动 健身运动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人们健身和运动的用于室外手脚共同驱动的健身运动车。
1994年10月在中国北京举办的“94全国中老年优质保健品市场开拓研讨会”展示的一种手脚共同驱动的自行车,该种曾公开展示手脚共同驱动的自行车,采用的连杆曲柄机构用弹簧储能克服曲柄在园周运动中的死点,这种方法使结构显的累赘,弹簧的储能过程消耗人手脚共同运动作功时的能量,而瞬间越过死点后,弹簧的弹力作功又增大对链轮的驱动力,使连杆曲柄机构的急回特性产生的速度不均匀性更大了,另外弹簧在使用中很快会因疲劳导致储能功效降低和断裂,因此在实际骑行中存在不可测的危险性;这种手脚共同驱动的自行车采用钢丝绳和滑轮组,在手脚共同驱动时同时实现前叉的转向,由于钢丝绳和滑轮中心有滑轮半径的距离,上端钢丝绳摆动时,下端的钢丝绳绕下滑轮中心摆动有大小变化的一个包角,产生钢丝绳在摆动中松紧不一,使钢丝绳的张紧装置难以将钢丝绳完全张紧,在实际骑行中易出现钢丝绳打滑引起的前叉转向失灵;这种手脚共同驱动的自行车,车架不同于自行车的车架,不能利用现有的自行车车架材料和工装模具进行生产,制造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驱动机构和转向机构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车架适合自行车制造工艺要求手脚共同驱动的健身运动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室外手脚共同驱动的健身运动车由车架6、手动杆、脚动杆、可调连杆12、14、偏心曲柄15、链轮、车把、主动园锥齿轮轴21、从动园锥齿轮轴22、上接头23、带下接头的大带轮轴25、同步齿轮带26、装在前叉的小带轮27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车架上接头为互相垂直的两个二通接头通过弧形连接管焊接在一起,双排上管上焊有固定和安装用的轴和接片,脚动杆9与可调连杆12的前端连结,可调连杆12的后端与手动杆架5通过滑动套和轴装配,可调连杆14的前端与手动杆架5通过滑套和轴装配,可调连杆14的后端和偏心曲柄端通过轴承、轴承套、轴装配,偏心曲柄的轴端用曲柄肖连在中轴上,链轮用链轮套滚铆在一起,用曲柄肖连在中轴上,手动杆架摆动中心孔装有带衬套的滑动套,与车架双排上管上的固定轴装配,带下接头的大带轮轴25用托架与车架双排横管上的接片用螺栓连结固定,车把与主动园锥齿轮轴21用螺栓连接,从动园锥齿轮轴22与焊在手动杆下盖3上的轴承架和轴承装配,其轴杆下端与上接头23上杆端用螺钉紧固;接头的安装方法是将上接头23的扁圆环下部放入带下接头的大带轮轴25的槽内,然后用堵头螺钉上在下接头上部螺钉孔里;上接头23为一封闭的扁圆环,环顶部焊接有一根顶部为“L”形带螺孔的杆;带下接头的大带轮,轴25轴上端开有一个底部为半园形槽的深槽;从动园锥齿轮轴22下端为“”形带螺孔的轴杆;偏心曲柄15的曲柄对称中心线与偏心孔心与曲轴中心连线有一3°-10°偏心夹角;装于前叉的小带轮27有两块与前叉下挡座固定的凸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符合自行车制造工艺要求的车架提高了车架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便于制做、成本低;利用偏心曲柄使摇杆连杆曲柄机构在运动中无死点,其结构更为简单、可靠、合理;齿轮传动机构在导向中无打滑,使人在骑行中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齿轮传动带动前叉转向的转向机构示意图;
图3为转向机构中的结头装配示意图;
图4为手动杆,脚动杆、连杆、偏心曲柄驱动机构示意图;
图5为主动园锥齿轮轴示意图;
图6为从动园锥齿轮轴示意图;
图7为上接头示意图;
图8为带下结头的大带轮轴示意图;
图9为小带轮示意图;
图10为偏心曲柄示意图。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4所示,当手动杆1、2、3、4、5、13前后推拉,与此同时脚动杆9前后蹬缩带动可调连杆12、14往复运动,可调连杆14的运动带动偏心曲柄15,偏心曲柄15又带动中轴,中轴带动链轮16,链轮16带动链条,链条再带动后轮18,同时一起转动;这种驱动机构的偏心曲柄15,如图10所示,曲柄的对称中心线与偏心孔中心与旋转中心连线存在一个3°-10 °的偏心夹角,使连杆14与曲柄15的曲柄始终不共线,从而实现了曲柄在旋转运动中无死点,装配采用自行车中接头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灵霞,未经胡灵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62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装饰性护层的电线
- 下一篇:智能卡燃气计量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