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袖珍微机测尘仪无效
| 申请号: | 95216225.3 | 申请日: | 1995-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4887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05 |
| 发明(设计)人: | 朱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堂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袖珍 微机 测尘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保护及劳动保护的空气监测仪器,属于物理类测定空气悬浮粒子浓度的技术领域。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测尘方法有称重法、光吸收法、光散射法、晶振法和β射线吸收法等,其中β射线吸收法具有测量快速,准确且与粉尘的理化性质无关等优点。为便携式测尘仪器所采用。目前应用较广的WCY-1型微机测尘仪就是采用β射线吸收法,但其探测元件为卤素计数管,灵敏度低,量程小,测量时间偏长,一般需2-3分钟,采样泵和主机的部分电路要交流供电,采样和测量仪器合为一体比较笨重,必须两人操作,而且这种仪器不能在易燃易爆的场所使用,适用范围受限。
关于现有技术的文献,已检索的数据库有:(1)科学文摘:INSPEC(NO.2)1969-1994;(2)工程索引:EI Compendex(No.8)1970-1994;(3)世界专利索引:WPI(No.350,351)1963-1994。查出相关文献有两篇,INSPEC Abstract A90 151262,B90011470,分别报道光散射法测尘仪和普通测尘仪。国内数据库有:《中国适用技术成果库》No.88201039,No.09029082R。以上检索均未见有用β射线吸收法监测空气中悬浮粒子(粉尘、飘尘、颗粒物)的仪器。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有《微机测尘仪》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87204329,但该专利技术是本发明人前些年的发明创造,现在对测尘仪器的研制工作又有新的实质性的进展,为此,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袖珍测尘仪使测尘仪更加轻便,体积缩小,重量大为减轻,而且具备数据自动打印功能,更加实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核技术中β射线吸收法原理,检测器选用体积小的β计数管和相应的高压模块,微机采用Cmos型的89C51单片机,其测量原理的数学模式:
C—测点的粉尘浓度值(mg/m3);
μs——质量吸收系数的有关参数(g/cm2);
N1——空白膜测得的β粒子计数;
N2——尘滤膜测得的β粒子计数;
V——采集粉尘时采集的空气体积(m3)。
采样器是中国专利87204329的现有技术。在一个测点上,利用规定的滤膜使用采样器进行采样。采样夹的中孔是采样孔,端孔是测量时的基准孔。采样完毕后将采样夹插入测量腔内,在端孔位测量N1,在中孔位测量N2。当测出N1、N2,μs已固化在单片机的EPROM中,只要用仪器数字输入采样体积(以升为单位),便可立即在显示器上液晶显示粉尘(飘尘、颗粒物)的浓度值(mg/m3)。其工作原理如图1袖珍微机测尘仪框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是在其在先获得的专利《微机测尘仪》(中国专利87204329)基础上就测尘仪的形状、构造提出适于实用的新技术方案。根据该方案,14C源活性区为φ8mm的面源,强度为10000~15000Bq(贝克勒尔)。仪器中β射线探测器寿命在5年以上,β辐射源的半衰期为4960年,全屏蔽,对人体无害。滤膜测量腔用于放置采样夹,14C源放出的β射线通过空白膜和采样膜吸收,经探测器β计数管转换成脉冲信号,经模拟信号处理装置对信号进行放大,鉴别和成形,成形后脉冲通过微机接口输入专用微机中,该微机采用单片机,对脉冲进行采集、处理和运算,再通过微机接口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出粉尘的浓度值,可现场读数。该微机贮存测量的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并配备有专用微机打印机,可将测量的结果打印出数据清单。本实用新型袖珍微机测尘仪测量准确度为≤±10%;仪器连续工作8小时其稳定性误差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堂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华堂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6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手动复位的电热管过热保护器
- 下一篇:从底部取出煤渣块的高效节煤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