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通道脑电图机无效
| 申请号: | 95215757.8 | 申请日: | 1995-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7943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5-29 |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李德甫;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0476 | 分类号: | A61B5/0476 |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科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建芳 |
| 地址: | 450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脑电图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脑电图机。
传统脑电图机均是采用多道脑电记录。由于多个电极的安放在病房条件下非常繁杂,这相大地限制了床边脑电监护的普及应用。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单道脑电记录完全可以满足床边脑电监护的需要,多道记录完全没有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满足床边脑电监护的单通道脑电图机。
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单通道脑电图机,包括前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前置放大器由两个有源表面电极和反馈网络电连接组成。
有源表面电极由表面电极和保护环组成,中心为表面电极,外边为保护环,表面电极和保护环之间用环氧树脂隔离并固定。
反馈网络包括由运放U3、电容C2、电阻R4构成的直流滤除电路,由电阻R5、R6及电阻R2、R3组成的分压电路,R2、R3相串联且R3一端与运放U3的输出端相连,R5、R6相串联且其共同端与运放U3正输入端相连,电容C2连接在U3输出端与负输入端之间,电阻R4一端与电容C2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5一端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只采用单通道记录方式,相应地成本会大大降低,为床边脑电监护的普及应用创造了条件。由于只采用两只表面电极,这样在不影响诊断质量的情况下,简化了电极的安放,降低了检查成本。另外,两只有源表面电极和反馈网络整体化安装,可以明显地提高共模抑制比,降低干扰的引入,这对应用于病房条件下的床边脑电监护技术要求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是完全必要的。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机结构框图;
图3为前置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采用有源表面电极1,2分别和反馈网络3用电缆连接,组成前置放大器,两段电缆的长度很短,以减少干扰,有源表面电极由中心的表面电极a,外周的保护环b组成,中间用环氧树脂C隔离并固定。表面电极a采用Ag—AgCl片状表面电极。保护环b用不锈钢做成。反馈网络3用电缆和主机8相连接,主机8由主放大器4,热笔记录器5,电源6、控制电路7组成,这些部分均由电生理仪器中已成熟的技术所组成,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
图3所示为前置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包括两个有源表面电极的等效电路图、反馈网络的电路图及其间的连接关系,如图所示,反馈网络包括由运放U3、电容C2、电阻R4构成的直流滤除电路,由电阻R5、R6及电阻R2、R3组成的分压电路,R2、R3相串联且R3一端与运放U3的输出端相连,R5、R6相串联且其共同端与运放U3正输入端相连,电容C2连接在U3输出端与负输入端之间,电阻R4一端与电容C2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5一端连接。运放U1、U3、U5相连接共同组成一双运放型的差分放大器,其最佳共模抑制比由C1、R1决定。U5、R4、C2组成的直流滤除电路,决定了脑电放大器的时间常数,并使得直流成分的放大倍数不超过R3与R2之比。U2和U4是保护环b的驱动电路,通过保持保护环与Ag—AgCl电极电位相等使泄露电流减少以增大输入阻抗,减少干扰,图3中由运放U5输出端直接输出脑电信号到主机中。
使用时只须将两个有源表面电极贴放在头皮上即可,既可以减少监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护的可靠性和监护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未经河南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57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分子筛自动充气机
- 下一篇:旋转式变速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