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食管狭窄扩张器无效
| 申请号: | 95215610.5 | 申请日: | 1995-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6333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尹年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年太 |
| 主分类号: | A61M29/00 | 分类号: | A61M2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食管 狭窄 扩张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用于治疗食管狭窄的多功能食管狭窄扩张器。
目前,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在5.9%,颈部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在8%,国外文献报导高达25%,食管肿瘤虽被切除,但因吻合狭窄,梗阻症状仍不能解除。贲门失驰缓症,虽属良性食管狭窄病,但可并发食管癌,Mathews报导1000例贲门失驰缓症中发生3例,发生率为0.3%,多数报导发生率为3.3%。食管化学烧伤瘢痕性狭窄尤为当今世界所重视,此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70%食管烧伤性狭窄需外科手术治疗。但是,幼儿行三切口开刀手术作结肠代食管手术,创伤大,死亡率高。更重要的是术后还会发生再狭窄。基于前述情况,采用不开刀的扩张术治疗食管狭窄病是理想的办法之一。目前现有的扩张器的不足之处是,其头部纤细而长(长约10cm),术中极易造成食管或胃壁、肠管等穿孔。更严重的是有可能刺入大血管与心脏而引发恶性医疗事故。塑料扩张棒因其太软,其刚性随温度变化,操作困难较大。而且它们的共同缺点是只能起到机械性扩张食管狭窄区,不能自管心注入中药进行综合治疗。又因棒心纤细(约3mm),并呈隧道式,探条导丝易与棒心隧道相嵌,造成扩张术中导丝与扩张器相伴而行,穿破正常脏器,引发医疗事故。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针对前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公开一种操作方便,治疗效果好,又能利用本扩张器对狭窄区注入中药,加强疗效,手术成功率较高的多功能食管狭窄扩张器。
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多功能食管狭窄扩张器,它由管头1和管体2组成,其中:空腔管体2一端与中空的管头1相联,另一端与握持柄3相联,在管头1的端部有首孔4,在其侧部有中药弥散孔5,在管体2的端部有尾孔6。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本扩张器使用时安全可靠,不会穿破或刺入其它脏器。操作方便,可在任何室温下顺利操作无误。因其头部有中药弥散孔,可向狭窄区注入中药进一步加强治疗。还可置管,适应范围较广,手术成功率高。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儿童食管化学烧伤狭窄橄榄形中药喷射扩张器的示意图。
图2是儿童食管成角畸形扩张器的示意图。
图3是菱形食管扩张器的示意图。
图4是锥形食管扩张器的示意图。
图5是弹丸式哑铃形双向扩张器的示意图。
图6是鳄式哑铃形双向扩张器的示意图。
图7是哑铃形双向扩张器的示意图。
图8是儿童中药栓剂置入器。
图9是超大型号中药栓剂置入器的示意图。
其中:
1、管头 2、管体 3、握持柄 4、首孔
5、中药弥散孔 6、尾孔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9所示。多功能食管狭窄扩张器,它由管头1和管体2组成,其中:空腔管体2一端与中空的管头1相联,另一端与握持柄3相联,在管头1的端部有首孔4,在其侧部有中药弥散孔5,在管体2的端部有尾孔6。管头1的形状为橄榄形。管头1的形状也可为菱形或为锥形、哑铃形。本扩张器是用不锈钢制造。制造时可以制成不同的规格型号,手术时医生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年太,未经尹年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56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