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灰水分离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5214981.8 | 申请日: | 1995-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06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关忠吉;邱锡延;杜忠义;于莉;关月;马传魁;张殿启;滕玉玲;孙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自力 |
| 地址: | 13201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水分 装置 | ||
一种组合式灰水分离装置,属于锅炉的湿式除灰设备。
在我国电厂锅炉和工业锅炉的湿式除灰装置中,目前仍采用重力沉降或固定式真空过滤装置进行除灰和灰水分离,这两种装置结构庞大,占地面积大,投资高、耗电多,而且灰水分离效率低,污染环境,分离后水净化质量不良,水利用率低,浪费水资源,运行管理烦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耗电低、而且灰水分离效率高、减少环境污染、分离后水净化质量好、水循环利用率高、节约水资源、运行管理方便的组合式灰水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月的,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在灰水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有沉降池(1)、清水池(7),在沉降池(1)内设置有斜板组(3),在沉降池(1)和清水池(7)之间,设置有过滤网(4),在清水池(7)中,设置有转动的真空式滤筒(6),并且在沉降池(1)和清水池(7)内,都设置有排灰机(2)。
这种组合式灰水分离装置,由于灰水在沉降池(1)中首先经重力沉降与斜板组的阻挡作用除去水中大部分灰分后,经过过滤网的阻隔又除去水中含有的灰分,从而减轻后部的工作负荷,最后在清水池(7)中经转动的真空滤筒(6)再行灰水分离,因而水中含有的灰分除去率高,水的净化程度高,实现高效的灰水分离和提高水的净化质量,提高水的循环使用率,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这种组合式灰水分离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造价可降低一半,可实现连续运行,操作管理简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这种组合式灰水分离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详细说明。
图1为组合式灰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这种组合式灰水分离装置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在锅炉排出的含高浓度灰的灰水混合液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有沉除池(1)和清水池(7),在沉降池(1)中,设置有斜板组(3),在沉降池(1)和清池(7)之间,设置有过滤网(4),在清水池(7)中,设置有转动的真空式滤筒(6),在沉降池(1)和清水池(7)中,都设置有排灰机(2)。
这种组合式灰水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是:含高浓度灰分的混合液首先进入沉除池(1)底部沉降,由于量力和斜板组(3)的惯性阻挡作用,其中较大的灰分沉降于池中。由于池两边存在液面位差,在上层水流向清水池(7)的同时,在过滤网(4)的阻隔下,再次除去水中灰分,较清净的水进入清水池(7)中。为了保持过滤网(4)的分离作用,在过滤网(4)的后面,设置有反冲水管(5),可根据生产情况,及时用水反冲过滤网(4)。
在清水池(7)中,设置有转动的真空式过滤筒(6),而且被卧式设置,筒外壁沿周围设置有滤材,其转动轴为中空的,并在径向有多排吸水孔,一端与循环泵(11)相连接,工作时,在传动机构(8)、(9)、(10)的传动下,筒体转动的同时,在循环泵(11)作用下,筒内产生负压,池内水被吸入筒内,而水中最后含有的灰分被滤材分离而附在筒外的滤材上,积成的灰层在滤筒转动过程中受磨擦和重力作用,脱落在水池(7)中,在沉降池(1)和清水池(7)中,都设置有排灰机(2),可排出池中积存下来的灰。
实施例
1、沉除池(1)和清水池(7)为混凝土结构,根据浅层沉淀理论,为提高沉降效果,沉降池(1)内设有斜板组结构,斜板组材料为耐水材料制作的,如塑料,斜板组(3)为架空设置的,并且斜板与水平方向呈60度倾斜,斜板间距为110-120mm;
2、过滤网(4)为板式结构;
3、过滤网(4)和滤筒(6)所用的滤材,为细毛毡,超细滤布等,并且过滤网(4)所用滤材的孔经大于滤筒(6)所用滤材的孔径;
4、在滤筒直径为200-500mm时,其转数为每分钟10-15转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学院,未经东北电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49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