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自动显示加油量的机动车油箱无效
| 申请号: | 95214759.9 | 申请日: | 1995-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538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恩;杜福恩;黄孟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天恩;杜福恩;黄孟柱 |
| 主分类号: | B60K15/03 | 分类号: | B60K15/03 |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穆魁良 |
| 地址: | 050051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显示 加油 机动车 油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箱,特别是一种能自动显示加油量的机动车油箱。
油箱是—切机动车动力能源贮装和供给的容器,而其油料的加入大部分都依靠加油站的加油机进行,即以加油机上的读数作为加注油量的计费标准,但近年来常有不法之徒在加油量的计量上坑骗顾客,他们多采用偷改加油机或暗装回流管的办法来实现其目的,以使加油机所显示的加入油量高于实际加入的油量,由于油箱大小不一,规格结构各有不同,再加之不便观测其内存油量和加入量,因此,很难判断其实际加入量,不仅给司机单位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有时还会发生因加入油量与实际需要油量不符而产生的中途无油、误事、停驶的问题。
虽然有人在某些车型的油箱上设置了油标或机械或光电显示液面高低的装置,但由于它们难以精确观察测量等原因,而未得以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在加油的同时,可通过油箱加油管上串接的流量计直观,准确地观察到实际加入的油量的能自动显示加油量的机动车油箱。以解决不法之徒少加油多收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在油箱与加油孔口之间设置有一注油管段,在管段中串接一个流量计,在加油孔内设置有一个可与加油枪插塞的弹性束紧器,油箱本体上安装有一个呼吸器,以防止在封闭状态注入油料时的呛堵问题。当把加油枪塞插入束紧器后,即可和用油泵自身压力使油流流经流量计后进入油箱,而油箱内的气体则可通过呼吸器溢出。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第1:可直观准确地看到实际加入油箱内的油量,既防止了不法之徒的坑骗行为,又可保证加入的油量与实际需要相符,以达到正常行驶的需要。
第2: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无需对油箱本体做大的改动。
第3:束紧器可以保证油流的正常注入,而呼吸器可以使油管和油箱中的空气排挤出去。
第4:如流量计采用电子计数式的,则可将显示器部分装设在驾驶室内,可更有利于司机的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呼吸器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延伸加油管的另一种结构外形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一油箱1,其特征在于:在油箱1本体上连接有一外延伸的注油管段2,在注油管段2中串接有流量显示计3,注油管段2的注油孔口内插放有一束紧器21,油箱本体上设置有呼吸器22,呼吸器22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启闭式塞孔222。参见图1至图3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束紧器21内部为锥形的插孔211,锥形的插孔211的轴向间隔分布有若干个弹性环片212并构成一由入口端向内渐缩的锥形的弹性状插孔。参见图1
本实用新型中的呼吸器22为一与油箱上壁板相连接的盘状体,在盘状本体的周向设置有与其内腔221和外界相贯通或截止的启闭式塞孔222,启闭式塞孔222是由塞芯2221和顶撑在塞芯2221后部的弹簧2222构成的,启闭式塞孔222在盘状本体上为两个或4个对称分布状,每两两启闭式塞孔222的塞芯2221的开启时的位移方向相同。参见图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加油枪插入注油管段2前端的注油孔口内的束紧器21内孔后,则形成了封闭系统,即呼吸器22由于无内压而呈封闭状态,锥形插孔211靠弹性环片212与油枪插塞密封。当加油开始后,油流在油泵压力作用下通过串接的流量计3而注入油箱内腔,在油流通过流量计3时,流量计3显示出实际加入的油量。当油充入油箱内腔后,其内的部分气体则会形成一定的压力而将呼吸器顶开,使气体经启闭式塞孔222导出排空,以保证加油时的不呛堵。参见图3。塞芯2221的背压可由弹簧2222的轴向压缩距离调整实现。而另一塞孔222是为了在油箱供油而产生负压时使少量空气进入油箱1,以保证正常供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天恩;杜福恩;黄孟柱,未经李天恩;杜福恩;黄孟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47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孔单道捕鼠器
- 下一篇:指针式电传感车速里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