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静脉肾盂造影压迫器无效
| 申请号: | 95214342.9 | 申请日: | 1995-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02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慎茂;范多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慎茂;范多彧 |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A61B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静脉 肾盂 造影 压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泌尿系统疾病常规检查即静脉肾盂造影技术领域,属于一种新型静脉肾盂造影压迫感。
现有的静脉肾盂造影过程大都是患者仰卧摄影床上,于下腹部双侧输尿管走行位置放置两压迫球,再用摄影床上的压迫带压紧,然后于患者静脉注射造影剂进行拍片检查。上述压迫球及压迫带的作用是阻止造影剂由肾脏通过输尿管排向膀胱,使肾盂、肾盏以及上段输尿管得以良好的显示,从而进行疾病的诊断。这种检查、操作方法,根据临床使用及实践证明存在以下缺点:
一、上述压迫方法给患者造成痛苦,有些患者甚至难以接受:其原因有二:1、压迫位置位于人体脊柱的第三生理弯曲处(腰椎中下段),此段向腹侧弯曲,而输尿管走行于脊柱两侧,如欲得到良好的压迫效果就要加强压迫力度,这样就强迫腰椎失去正常生理曲度而变直,造成患者痛苦;2、由于摄影床上不能垫垫,长时间强力压迫也造成患者痛苦。
二、由于在摄影床上压迫造影,每个患者至少要占用4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这样就影响其他患者的检查及机器使用率。
三、有些医院的X线摄影床无此压迫器设备,因此不能很好的开展静脉肾盂造影检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调整压迫尺寸范围和锁紧腰身的新型静脉肾盂造影压迫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的静脉肾盂造影压迫器,包括有腰带、两个压迫柱、支撑和紧固装置,腰带的一端装有挡棒,另一端依次穿过压迫柱和支撑后与紧固装置相连,压迫柱及支撑可在腰带上滑动且处于腰带的同一侧,挡棒可插嵌在紧固装置的卷轴槽内并随卷轴一起转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可通过调整紧固装置实现其卷轴的转动,并同时带动腰带转动,可灵活方便地索紧腰带;
2、压迫柱及支撑可在腰带上滑动,适用于各种腰围尺寸的患者;并且由于采用压迫柱,在工作时放置于患者腰部,可大大减轻患者因腰椎受迫失去正常生理曲度而造成的痛苦。
3、本实用新型拓展了静脉肾盂造影的检查范围,可以非常简便的一次性进行定位、侧位及腹卧位等摄影;
4、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合理、紧凑,使用方便、可靠等特点,可大幅度提高患者的就诊质量和医院的诊疗质量。
下列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结构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顶视图;
图3为紧固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的静脉肾盂造影压迫器,包括有腰带1,两个压迫柱2、2’,支撑3及紧固装置4;腰带1的一端装有挡棒5,挡棒5可采用圆柱杆或方、扁杆,由腰带包裹,挡棒5的两端均伸去腰带,伸去量以1—2.5CM为最佳;腰带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压迫柱2、2 ,和支撑3后与紧固装置4相连。压迫柱2、2’采用圆柱体,直径为60mm左右,其高度比腰带的宽度稍长,腰带的宽度一般为60—150mm,压迫柱的外周轴向方向上有一通孔,用以穿入腰带,支撑3的形状类似于人体腰部的形状,如采用两段园弧段(半径约100mm)和圆弧段之间的直线段(长度约170mm)组成,其中部也有一腰带穿过的通孔,压迫柱2、2’及支撑3可有腰带1上滑动且处于腰带的同一侧;紧固装置中的卷轴上有一槽,其长度与腰带的宽度一致或略长但必须小于挡棒的长度,挡棒与可插嵌在紧固装置4的卷轴41的槽内并随卷轴41一起转动。上述所说的通孔可采用图1、图2中所示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外凸于压迫柱或支撑本体的通孔结构或类似于上述的结构形式。
参见图3、紧固装置4包括有双向超越离合器43(以下简称离合器)、离合器壳体42、卷轴41、卷轴支承件44、锁紧螺母45、托架46及板手47,卷轴41为内空的圆柱状,其两端分别安在卷轴支承件44及离合器壳体端盖421的滑动轴承上,其两端分别伸出滑动轴承441及422,其一端411上通过销钉451套装有锁紧螺母45,锁紧螺母45可通过销钉451沿卷轴41上相应的槽口413滑动,支承件44与螺母45相对处有能相互齿合的端面齿442及452(参见图4);卷轴的另一端412穿过滑动轴承422伸进壳体42内形成三个拨爪415插入双向超越离合器43中由双向超越离合器43控制,托架46两端分别与卷轴支承件44及壳体42连接,托架46用以连接腰带端(参见图1)。扳手47与离合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慎茂;范多彧,未经李慎茂;范多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43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脚踏、电动减振自行车
- 下一篇:锥分式快速节能燃气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