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便器坐垫脚踏开合器无效
| 申请号: | 95214061.6 | 申请日: | 1995-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25010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束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束国华 |
| 主分类号: | A47K13/24 | 分类号: | A47K13/24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海帆 |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便 坐垫 脚踏 开合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便器坐垫脚踏开合器。
已往的大便器坐垫脚踏开合器或者只能简单地完成开合两种功能,或者虽然具有多种功能但结构复杂、造价高,维修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便器用的能依次实现开盖,掀坐垫,合盖及坐垫,如此循环的结构较简单的脚踏开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如下(见图1):它包括坐垫(1)、脚踏器(2),其特征在于;坐垫(1)的后缘一边固接一带套孔的套接件(4),另一边固接一与轴(3)固接的连接件;轴(3)穿过固架(10)的套孔及复位轮(15)的中心套孔与坐垫轮(6)的一端面中心部固接;固定架(10)的下部及固定件(43)分别固定在便座上面、后部的两个原坐垫固定孔的紧固螺栓上;复位轮(5)与坐垫轮(6)端面相贴,坐垫轮(6)的另一端面与索轮(7)的一端面相贴,复位轮(5)的上方圆弧上的轮齿与其上方的从动轮(8)相应的轮齿相啮合;栓轴(9)依次穿过索轮(7)、坐垫轮(6)的中央孔道及轴(3)的内孔道和套接件(4)的套孔及固定件(43)的中心孔,并用紧束件(32)从栓轴(9)的两端将索轮(7)、坐垫轮(6)束紧;定位件(11)固定在轴(3)上将复位轮(5)定位;轴(12)的一端穿过固定架(10)及从动轮(8)的中心套孔,另一带曲柄的一端位于掀起的坐垫(1)背后;用定位件(13)分别在轴(12)上将从动轮(8)及轴(12)定位;在从动轮(8)及轴(12)之间装一复位弹簧(14);索轮(7)的圆周凹面(15)上缠有一条一端固定在索轮(7)上,另一端与脚踏器(2)连接的绳索;索轮(7)的向外端面中央与轴(3)之间装有一复位弹簧(16);在索轮(7)端面近圆周处有一插鞘(23)的插孔(17),在与孔(17)位置对应的坐垫轮(6)端面上有一宽度与孔(17)直径相等的孔道(18),孔道(18)是以坐垫轮(6)端面中心为圆心的圆弧状孔道,孔道(18)的头部(19)是直径比孔(17)小的圆弧形,从这圆弧状的开口部为始点是两条连续渐陷的斜面凸缘(20),凸缘(20)一直延伸至坐垫轮(6)的另一端面,孔道(18)的圆弧度数大于90°;与孔道(19)位置对应的复位轮(5)的端面上有一条宽度不少于孔道(18)的头部(19)宽度的凹槽(21),凹槽(21)是以复位轮(5)端面中心为圆心的圆弧凹槽;插鞘(23)的尾部直径稍小于孔(17),其头部是一变鞘(24),突鞘(24)直径稍小于凹槽(21)的宽度,突鞘(24)的长度不大于凹槽(21)的深度;插鞘(23)从孔(17)插入至孔道(18),突鞘(24)与插鞘尾部间形成的凸肩(25)顶靠着斜面凸缘(20),弹簧(26)顶靠着插鞘(23)的尾部未端,弹簧盖(27)将弹簧(26)压缩并固定在索轮(7)的端面之上。当踏动脚踏器(2)时,索轮(7)逆时针转动,插鞘(23)带动坐垫轮(6)转动,同时也就令轴(3)同时转动,当坐垫(1)旋转大于90°而靠稳时,松开脚踏器(2);在复位弹簧(16)的作用下,索轮(7)顺时针反转,见图2、插鞘(23)沿孔道(18)顺时针复位,由于孔道(18)弧长超过90°,所以插鞘(23)能顺利复位至起点,不会受孔道(18)长度限制。此时,插鞘(23)的凸肩(25)在弹簧(26)的压迫下,顺着斜面凸缘(20)滑动,逐渐回复其起始位置并深插向复位轮(5)的凹槽(21),当插鞘(23)完全复位时,由于凸缘(20)斜面已到尽头,所以失去了凸缘(20)顶靠的插鞘(23),其头部突鞘(24)插入复位轮(5)的凹槽(21)中。(此时坐垫轮(6)并不复位)。见图1,再次踏动脚踏器(2)时,索轮(7)通过插鞘(23)带动复位轮(5)逆时针旋转,带动从动轮(8)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轴(12)一起转动,其曲柄顺时针将坐垫(1)下翻,坐垫(1)转动过了其轨迹最高点后,在重力下产生一个向下运动的势能,这时松开脚踏(2),在复位弹簧(16)及(14)的分别作用下,插鞘(23)和轴(12)同时分别复位,索轮(7)及复位轮(5)同时复位;与此同时,坐垫(1)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翻转,带动坐垫轮(6)顺时针转动,当插鞘(23)复位至始点不再顺时针转动时,见图2,坐垫轮(6)的转动令其孔道(18)的斜面凸缘(20)压迫插鞘(23)凸肩(25)(见图4B),对插鞘(23)产生一个回缩的分力,迫使其回缩、逐渐脱离凹槽(21),因突鞘(24)长度小于凸缘(20)高度,所以,突鞘(24)最终脱离凹槽(21)而缩回坐垫轮(6)的孔道(18)之中。此时坐垫(1)复位,复位轮(5)复位,索轮(7)及插鞘(23)全部回到坐垫(1)掀起前的状态,可再次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束国华,未经束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40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