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话交换机用户电路器件用接口部件无效
| 申请号: | 95214025.X | 申请日: | 1995-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425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先 |
| 主分类号: | H04L29/10 | 分类号: | H04L2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服务公司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颜涛 |
| 地址: | 10008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话交换机 用户 电路 器件 接口 部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话交换机用户电路器件用接口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直流时是高阻恒流源,交流时是低阻恒压源的电话交换机用户电路器件用的接口部件。
现有的各种接口部件中,通常都有大容量电解电容器。因这种电容器形体很大,不适合将存在这种电容的接口电路微小型化制成厚膜器件。为此就必须对接口部件的电路结构做出改进,尽可能减小电容器的容量,以便于厚膜化,制成小型的接口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厚膜化的具有直流时为高阻恒流源,交流时为低阻恒压源的电话交换机用户电路器件用接口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将两个pnp型晶体管(Q2、Q3)构成复合装置Q0,所说的复合装置Q0的基极和射极经电阻(R3、R4)分别接继电器(REL)和地;一个NPN型晶体管(Q1)的集电极输入端(A)经电容(C1)接复合装置的基极,其基极接复合装置Q0的射极,而其射级通过电阻(R1)接继电器。由于上述的接口部件的电路,简化了电路结构,最大程度地减小了电容的容量,因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还有,上述的复合装置Q0是由一个PNP型晶体管的射极或基极串接晶体二极管构成,以利用二极管的正向压降。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接口部件中,在所使NPN型晶体管(Q)的射极与集电极之间还并联一个电阻(R2)和一个二极管(D1),使接口部件工作稳定可靠。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口部件,电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且适于用厚膜技术制成微小型的接口部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PNP型晶体管与另一个PNP型晶体管及二极管D构成的复合装置。
在图1中,晶体管Q1、Q2、Q3构成恒流馈电电路,电容C1和电阻R3构成滤波电路。电阻R4相当于恒流源的电阻。电阻RX联接信号源V1。继电器REL的接点1接直流电压V3,而接点2接振铃信号源V2和直流电压V3。此外,PNP型晶体管Q2和Q3构成复合装置Q0,此复合装置的基级和射级通过电阻R3和R4,分别接到继电器REL和地。NPN型晶体管Q1的集电级的输入端A通过电容C1接到复合装置Q0的基级,此晶体管Q1的基极接复合装置Q0的射极,而其射极则通过电阻R1接到继电器REL。在此晶体管Q1的射极与集极之间还接有并联的电阻R2和二极管D1,且该二极管D1的正极端与晶体管Q1的射极相连。
还有,如图2a和2b所示,复合装置Q0可由一个PNP型晶体管Q3的基极串接一个晶体二极管D;或其射极串接一个二极管D构成,而二极管的正极方向与射极到基极的方向相同。以便利用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向NPN型晶体管Q1提供产生恒定电流的电压。当然,二极管也可以是稳压二极管,此时利用的是稳压二极管的稳压特性,极性与普通二极管相反。
电容C1和电阻R3使晶体管Q2、Q3的基极电流变化缓慢,形成在交流信号时晶体管Q1相当于短路。当继电器REL接通接点2时,A点输入交流振铃信号V2和直流电压V3。当A点为负电位时,二极管D1导通。当电阻RX断开时,电阻R1的电位迅速接近A点电位,以便接点1时,信号源V1的信号可顺利通过晶体管Q1,使其全部有用信号作用于电阻RX上,同时,直流电压源V3对电阻RX提供直流恒流馈电,电路阻抗很大,相当于恒流源。当继电器REL接通点2时,振铃信号V2可顺利加在电阻RX上,失真小,同时对接口部件其它部份无不利作用,相当于阻抗小的恒流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先,未经刘海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40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