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旋转导杆型高刚度轧机无效
| 申请号: | 95212880.2 | 申请日: | 1995-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40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10 |
| 发明(设计)人: | 谢朝晖;李晓渝;薛奇;邢襄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秦皇岛分部 |
| 主分类号: | B21B1/00 | 分类号: | B21B1/00;B21B31/00 |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久利 |
| 地址: | 06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导杆型高 刚度 轧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旋转导杆型高刚度轧机,是为提高轧辊轴承座的可自位性、轧辊径向刚度及轴向调整可靠性而对现行同类高刚度轧机相应结构所作的技术改进。
目前,高刚度轧机普遍采用四列短圆柱滚子轴承传递轧制负荷。而由于结构设计呈刚性支座,轴承座在轴向固定条件下不能自位,导致四列滚子轴承各列严重偏载,造成轴承烧损等事故。为克服上述问题,CN2133374Y中公开了一种高刚度轧机的三铰拉杆方柱机构。其上、下两个轧辊的轴承座用带有右、左螺纹的拉杆通过螺母、双凹球面垫与凸球面垫连结;轴承座上滑槽和方柱用铰链连接。这一方法较好的解决了轧机轴承座的自位与轴向固定的矛盾,减少了轴承偏载问题,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但也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从CN2133374Y的机构杆系简图分析,此结构的三个铰链相距较远,在轴承座自位过程中阻力的力臂也稍大;为实现这一结构增加了拉杆上的球面垫数,这就使零件间接触面增加,径向刚度有所降低;由于其保留了原轧机的轴承座滑槽机构,其滑槽内侧不可见而导致紧固轴承座时因未拧紧紧定螺钉而出现的没有完全消除间隙的现象仍未得到解决;另外,其轧辊轴向调整采用齿轮传动方式,自锁性稍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更容易实现自位,系统刚度更好,且轴承座固定更有效的双旋转导杆型高刚度轧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旋转导杆型高刚度轧机,它包括经四列短圆柱滚子轴承安装在两组轴承座上的上、下两轧辊,上、下两个轧辊的轴承座用带有左、右螺纹的拉杆通过螺母相联接,在轧机的上部其拉杆上端设置有压下蜗轮箱及连结蜗杆轴组成的轧辊径向调整装置,在上轧辊操作侧设置有轧辊轴向调整机构;在每一拉杆上靠轴承座联接镗孔底部设置有凸球面垫,与其相应的联接螺母的相应端为与该垫凸球面相吻合的凹球面;在轧机相对于轧辊径向的侧面其支承座上固定有两组共四根立柱,每一立柱由横穿立柱及相应轴承座侧凸部分的小轴经轴承座侧凸部两侧分设的一对凸球面垫及与其配合的凹球面垫、具有凹球面端的拧紧螺母联接;在上轧辊的操作侧设有与轴承座螺纹连接的轧辊轴向调整套杯,该套杯的内侧端勾连于轧辊辊端轴承上并经键连接一蜗轮,与该蜗轮配合设有一调整蜗杆,构成轧辊轴向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轴承座镗孔内的凸球面垫的球心落在相应轧辊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内,且其与轴承座联接镗孔孔径间留有可相对滑动的间隙;其轧辊轴向联接轴承座侧凸部分的一对凸球面垫的中心重合,且球心落在两拉杆轴线所确定的垂直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中的高刚度轧机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减少了拉杆上的球面垫数,在保证轧机具有良好的自位性能条件下,大大提高了轧辊的径向刚度。
2、其自位机构的二个铰链中心距离为零或一个很小的数值,自位过程中的阻力矩小,使自位更容易实现,提高了四列短圆柱滚子轴承的均载程度。
3、取消了原轧机的滑槽结构,轴承座与立柱间的安装间隙通过旋转小轴上的螺母可以可靠地消除,提高了轴承座固定的可靠性。
4、轧辊轴向调整机构采用蜗轮蜗杆传动,调整容易、省力且自锁性能好,较齿轮传动方式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双旋转导杆型高刚度轧机主视图;
图2为本轧机左视图;
图3为本轧机平面杆系简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具有三铰拉杆方柱机构的高刚度轧机的平面杆系简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给出的,本实用型是一种无牌坊的短应力线轧机,它用四个支承座7将四根设有左、右螺纹的四根拉杆16及立柱2固定在底座上,轧辊1承受的轧制力通过轧辊轴颈上的四列短圆柱滚子轴承22传给通过轴承座的两根拉杆,由两侧共四个处于拉紧状态的拉杆来承受径向轧制力;而立柱2起到了传统轧机牌坊窗口的作用,承受轧制方向及轧辊轴向的水平分力。轧机上方每侧有一个压下蜗轮箱12,两个蜗轮箱的蜗杆轴13通过花键相联,转动任何一侧的蜗杆都可使各拉杆16同步转动从而改变轧机的开口度。本轧机的上、下两个轧辊的轴承座11用带有右、左螺纹的拉杆16通过具有凹球面端的螺母14、凸球面垫15联接,设计时保证凸球面垫的球心落在轧辊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内,且凸球面垫15与轴承座11,镗孔孔径间留有约2mm的间隙,使轴承座相对凸球垫既可转动又能滑动,形成一个旋转导杆副。轴承座侧部凸出部分和立柱2用小轴3联接,其轴承座侧凸部分与立柱2之间是凹球面垫4、内侧凸球面垫5,而其外侧是外侧凸球面垫10、具有凹球面端的拧紧球面螺母9、连接上、下小轴的连板6及锁紧螺母8,其内外侧凸球面垫的球心重合且落在两拉杆16轴线所决定的垂直平面内,使轴承座自身可以转动,又可相对立柱2上、下滑动,形成另一个旋转导杆副。轴承座的轴向固定通过拧紧球面螺母9得以实施,本轧机的轧辊轴向调整采用蜗轮蜗杆调整机构,它有一设置在轧辊操作侧的一与轴承座螺纹连接的轧辊轴向调整套杯20,套杯20的内侧端勾连于轧机轧辊端轴承21外圈端,套杯中部外径上经键19连接一蜗轮17,与蜗轮17啮合设有一调整蜗杆18,通过转动蜗杆带动蜗轮及螺纹套杯旋转,使套杯轴向移动,从而通过轴承21带动轧辊轴向移动,实现对轧辊的轴向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秦皇岛分部,未经冶金工业部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秦皇岛分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28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指针式电子石英定时闹钟
- 下一篇:高效节能无压水暖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