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增强火花强度的电子点火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5212841.1 | 申请日: | 1995-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132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17 |
| 发明(设计)人: | 蒙光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蒙光中 |
| 主分类号: | F02P15/12 | 分类号: | F02P15/12;F02P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0002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火花 强度 电子 点火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汽油发动机蓄电池点火系统装置,特别是能增强火花强度的电子点火装置。
目前,公知的晶体管点火器属采用蓄电池点火工作方式的一种点火装置,它是由大功率晶体三极管组成的电子开关电路,通过分电器断电触点接通与切断基极电流来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变化的,由于基极电流远比点火线圈初级电流小,与传统的采用断电触点直接通、断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相比较,无疑具有减小触点闭合电流,延长其使用寿命之优点,但仍克服不了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火花越来越弱的弊病,它是目前车辆用汽油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功率发挥不充分,造成对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迄今为止,是在点火线圈的初级串联一附加电阻,利用其非线性电阻特性镇流,平衡高压火花,但效果有限,曾对解放CA—10B型汽车发动机实测(停驶空负荷),从怠速起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点火系统低压电路电流从2安培起逐渐下降,到最高速时己降至1安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该装置的核心是一只自动开关(1),用导线与点火系统附加电阻(2)并联,通过调整该装置输入端电平,使发动机从某一转速值起至最高速期间,起控自动开关(1)对附加电阻(2)实施旁路,以增强高压火花,低于此转速则自动解除,恢复原工作状态,何种转速值起控,旁路好呢?当发动机(机型同前)工作于中速1500转/分,这时点火系统低压电路电流从怠速时2安培下降到1.6安培,旁路附加电阻(2)电流又回升到2安培(符合怠速值),加大油门使发动机工作于最高速,电流又从中速时的2安培(附加电阻已旁路)降至1.4安培。
上述实验说明当发动机工作于中速时旁路为好,它不是一个固定值,不同型号发动机略有出入,以旁路后符合怠速时的电流值为佳,目的是使点火系统工作正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晶体管点火器中,点火开关(3)、附加电阻(2)、大功率晶体三极管(4)e,C极、点火线圈初级(5)串联搭铁(6),三极管(4)b极接分电器断电触点(7),以控制点火系统低压电路电流的接通与切断。发动机工作时分电器断电触点(7)将产生一频率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降成正比变化的脉冲电压,此脉冲电压经电容器(8)隔离、降压,因容抗与频率成反比,在此对应成与转速成反比,转速高、容抗小,降压后电压幅值大,转速低,容抗大,降压后电压幅值小,降压后的脉冲电压送入二极管(9)整流,电容器(10)滤波,电位器(11)整定,电压鉴别器(12)鉴别起控,三极管(13)驱动自动开关(1)随发动机转速变化,即点火系统低压电路电流的升降,自动对原点火系统之附加电阻(2)实施旁路或断开。电子装置主要电子元器件固定、焊接在印刷线路板上,装入一任意形状的小匣子内,外壳予留引线端子,用与点火系统其它设施加装电连接用。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是在原有点火系统设施的基础上进行,工作电源取至原车电源,加装简便易行,电路采用常规电子元器件,结构简单,耗电省。
当发动机工作于中速1500转/分,固定油门不变,起控、旁路附加电阻(2)后从转速表观察到此时转速跃升到1700转/分,增速200转/分,转速的提升标志发动机功率的提高,并且是在不增大油耗的条件下取得的,即旁路附加电阻(2)后,点火线圈初级(5)激励电流得到提升,从而增强高压火花,使混合气体燃烧更为完全,可取得节油、减污、增力的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电子装置的实施例图。
图3是电子装置的实物接线图。
图4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汽油发动机转速——电流(点火系统低压)特性曲线。
图中1、自动开关(常开触点) 2、附加电阻 3、点火开关 4、大功率晶体三极管 5、点火线圈初级 6、搭铁 7、分电器断电触点 8、电容器 9、二极管 10、电容器 11、电位器 12、电压鉴别器 13、三极管(驱动) 14、继电器 15、发光二极管 16、常开触点 17、发光二极管 18、端子 19、端子 20、端子 21、端子 22、现有汽油发动机转速——电流(点火系统低压)特性曲线 23、使用本实用新型后之转速——电流特性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光中,未经蒙光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28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电热管与锅体铸合为一体的电热锅
- 下一篇:便携式冰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