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泵无效
| 申请号: | 95209448.7 | 申请日: | 1995-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5340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柯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繁昌县精工机械厂 |
| 主分类号: | F04B33/00 | 分类号: | F04B33/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光恩 |
| 地址: | 24120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泵。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使用的手动泵主要是一种单缸双阀型手动泵,其主要由手动压杆,压杆支架,活塞杆,活塞,泵缸,进、出水口和进出水两个阀门组成。工作时,按动手动压杆,带动活塞作上下往复运动;活塞上行,吸闭出水阀,吸开进水阀,泵缸进水;活塞下行,压闭进水阀,顶开出水阀,出水口出水,每个往复过程间断出水一次。这种手动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这种泵的手动压杆实际上就是一根杠杆,因此,操作时,易导致活塞杆前后摆动过大,影响活塞密封性能;2、泵缸为敞口式,易受外界环境污染,不卫生;3、活塞胶碗为单向单片胶碗,磨损快,密封性能也差;4、进出水阀门为翻板式,易卡滞、不灵敏;5、只在活塞下行时做功,出水间断,工效低。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上下行全过程做功出水的手动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上述普通手动泵基础上,(1)将手动压杆通过一曲柄连杆,再与活塞杆顶端活环连接;(2)泵缸上端口加一泵盖,泵盖中间有一孔,活塞杆从孔中穿过,可上下自由运动,孔与杆之间放置密封圈;(3)活塞由双向胶碗、上垫板和下垫板组成,双向胶碗由上、下垫板夹紧后与活塞杆固接;(4)设置4个阀门:上、下腔进水阀门,上、下腔出水阀门;泵缸外侧设有一个出水管、一个进水管;进水口、下腔进水阀门、下腔出水阀门、出水管和出水口依次构成泵缸下腔进出水系统,进水口、上腔进水阀门、进水管、上腔出水阀门和出水口依次构成上腔进出水系统。工作时,手动压杆通过曲柄连杆带动活塞作上下往复运动;活塞上行时,顶开上腔出水阀门,压闭上腔进水阀门,吸开下腔进水阀门,吸闭下腔出水阀门,使得上腔出水、下腔进水;活塞下行时,顶开下腔出水阀门、压闭下腔进水阀门,吸开上腔进水阀门,吸闭上腔出水阀门,使下腔出水、上腔进水;从而实现泵在整个上下行全过程做功出水的目的。
上述双向胶碗可设计成上下双向对称,中部吸腰呈钝角,上下边沿呈尖端锐角。
上述阀门可设计成针板式阀门,但是,在泵的下腔底部距下腔进水阀门一定高度位置,要设置一进水花板,以防止下腔进水阀门脱位,翻转。
在上述方案中,由于在手动压杆与活塞杆之间增设了一曲柄连杆,这既使操作比原单一杠杆型省力,又保证了活塞杆在上下行运动过程能基本保持垂直运动,不摇罢,提高了泵的密封性能;泵缸改为密闭式,使水源不易受外界环境污染;活塞所使用的双向胶碗与缸体是中空锐边接触,提高了活塞的气密度,泵的密封性能大大提高,减少了与缸壁的摩擦阻力,降低磨损,延长了胶碗的使用寿命,操作更省力;针板式阀门与阀体没有固接点,更换方便,动作更可靠;最主要的是这种泵采用了两套进出水系统,使得泵在上下行全过程都在做功,这就使得泵的工效大大提高,比原普通泵提高工效近一倍,出水亦由原间断出水,达到了间断极短的近似连续出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活塞的纵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泵座1、泵缸2、手动压杆3、压杆支架4、曲柄连杆5、活塞杆6、活塞7、密封圈8、泵盖9、进水口10、出水口11、下腔进水阀门12、下腔出水阀门13、上腔进水阀门14、上腔出水阀门15、进水花板16及分立缸体两侧的出水管17、进水管18组成。按动手动压杆3通过曲柄连杆5带动活塞杆6与活塞7作上下垂直往复运动。当活塞7上行时,顶开上腔出水阀门15,压闭上腔进水阀门14,吸开下腔进水阀门12,吸闭下腔出水阀门13,使得上腔水通过出水口11排出,下腔通过进水口10进水;当活塞7下行时,顶开下腔出水阀门13,压闭下腔进水阀门12,吸开上腔进水阀门14,吸闭上腔出水阀门15,使下腔水通过出水管17由出水口11排出,上腔由进水口10通过进水管18进水。从而实现该泵在上下行全过程做功出水目的。
本实施例中的阀门如图1中所示,全部采用针板式阀门,在下腔进水阀门12上方适当高度设置一块进水花板16,该板为多孔结构,其底面沿比阀门直径略大圆周上,垂直固定有挡块,目的,既能保证水流进出,又能防止阀门脱落、翻转。
如图2所示,为保证活塞7在上、下行过程中都能有效做功,本实施例中的活塞7由上垫板19、下垫板20和双向胶碗21组成,双向胶碗21被夹在上、下垫板之间,再通过并紧螺帽22固接到活塞杆6上。双向胶碗21为上、下双向对称,中部吸腰呈钝角,上、下边沿口呈尖端锐角,这种结构使得活塞7与缸体内壁的气密性提高,同时,由于减少了直接接触面,亦就减少了活塞7与缸体内壁间的摩擦阻力,工作变得更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繁昌县精工机械厂,未经繁昌县精工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94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磁式电子车速里程表
- 下一篇:电话检测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