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滤茶杯无效
申请号: | 95208559.3 | 申请日: | 1995-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241490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延林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A47J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2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滤茶装置。
目前广为使用的滤茶装置有袋泡茶、茶壶,还有台湾人发明的在杯中活动的滤茶装置。袋泡茶主要是以棉、纸、丝做的袋装进茶叶滤茶,滤出的茶水效果较好,但茶叶的品种受袋的限制,且茶袋原料的好差直接影响卫生效果;茶壶滤茶要与茶杯配套使用,不能独立饮用;台湾人发明的滤茶装置,是由手柄连接有滤孔的滤斗在杯中活动来实现滤茶效果,既不方便,又不雅观。
本实用新型任务是提供一种方便、实用、解决吹浮茶、方便洗头道茶的滤茶杯。
按照本实用新型目的设计的滤茶杯由杯盖、滤盏和杯体呈U型结构,滤盏底部由若干孔洞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1)滤茶时由于茶叶被滤盏控制在杯体底部,茶叶不易浮上杯面,滤出的茶水清澈无渣,所以滤茶效果特别好;(2)本实用新型滤盏约为25g,重量轻,同时滤盏可随易拆卸,便于更换茶叶及冲洗杯子;(3)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制作简单,坚固耐用,容易推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附图说明:
1、杯盖,11杯顶,2、滤盏,21、滤盏顶部边沿,22、滤盏侧部,23、滤盏底部(滤孔),3、杯体,31、手柄,32、杯体顶部边沿(与21形成防溢水装置),33、杯体底部。
参照附图,实施例的杯体为金属不锈钢制品。杯盖1和滤盏2及杯体3制成普通杯型外壳和活动U型滤盏(内胆)结构,1、普通茶杯盖(略),U型空心滤盏2,滤盏顶部边沿21由三对等边凸齿(内设一条密封垫)与杯体顶部边沿32的三对等边凹齿组成上下吻合的活动防溢水装置,滤盏底部23有65个上下相通的孔洞(孔洞可组成图案),杯体底部33为放茶叶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延林,未经张延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85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