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胸腹腔穿刺包无效
| 申请号: | 95208294.2 | 申请日: | 1995-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0281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汉陶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大夏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季晟 |
| 地址: | 232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胸腹 穿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确切地说是一次性胸腹腔穿刺包。
当前,对胸腹腔积液(或胸腔积气)的病人,常用的医疗器具是注射器接胶管,胶管连接穿刺针,术者先行麻醉穿刺处,再由助手用止血钳夹住胶管,术者将穿刺针刺入胸腹腔后,放开止血钳,用注射器回抽吸取积液(或胸腔气体),当注射器抽满后,用止血钳再夹住胶管,取下注射器排出积液(或积气),再接上胶管,反复抽取,这种操作的缺点是麻醉、抽液(或气)要二次进针,增加病人疼痛;操作手术麻烦;胶管易老化漏气;消毒不易完全无菌,易交叉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麻醉、抽液(或胸腔气体)一次进针,不需反复取下注射器,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不易交叉感染,使用期长的一次性胸腹腔穿刺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次性胸腹腔穿刺包,由注射器、导管夹、穿刺器、洞巾、贮液器和托盘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穿刺器由穿刺针通连针柄和三通塑料管组成,三通塑料管的A、C两端各放置一个导管夹,二个导管夹的夹柄由环穿连,三通塑料管的B端套接注射器,三通塑料管的C端的下端套接贮液袋。
导管夹的前端是平夹,中部有圆形小孔。
洞巾是正方形,洞巾的中心圆洞旁贴的一透明胶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麻醉和抽液(或气)一次进针,避免病人受二次进针的疼痛,对胸(或腹)壁损伤小;抽吸积液(或胸腔气体)不需反复取下注射器,就能连续抽液(或气)并排出积液(或气),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手术时间短;同时,只需一人操作,不需二人同时操作,因而避免交叉感染;本穿刺包采用环氧乙烷消毒有效期长达2年,安全可靠。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布置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导管夹(1)放大示意图。
实施侧:穿刺器(4)由穿刺针(13)、针柄(11)和三通塑料管(12)组成,穿刺针(13)采用9号静脉针,内径0.57mm,外径0.9mm,长30mm,注射器(2)采用20ml,穿刺针(13)后部穿入针柄(11)与三通塑料管(12)密封通连,三通塑料管(12)后端与注射器(2)套接,三通塑料管(12)的A、C端分别放置导管夹(1),两只导管夹(1)的夹柄由环(14)动连接,三通塑料管(12)的C下端与贮液袋(8)套接,贮液袋(8)的右上角有挂绳(15),托盘(9)由塑料注塑而成,上面压有各器具相应定位的凹槽(10),上述器具除穿刺针(13)、导管夹(1)的弹簧为金属外,均采用医用无毒塑料制成,经环氧乙烷消毒后用无菌医用塑膜密封包装,有效贮放期两年。
胸腹腔穿刺术时,医师按常规选择穿刺点,消毒,再剪开包装,即进入无菌区域,医师戴无菌手套(7),将洞巾(6)覆盖穿刺点部位,一般胸壁进针深度是1.5~2.5mm,腹壁的为1~2cm,穿刺针(13)长为3cm较适宜,用穿刺针(13)抽2ml2%普鲁卡因,左手推注麻醉药,右手持针柄(1)沿穿刺点进针,边浸润麻醉边进针,当有脱空感时回抽有液(或胸腔气体),停止进针,将针柄(11)后的一段塑料管固定在洞巾(6)上的透明胶布(16)处,再将三通塑料管(12)的A端置于导管夹(1)的小孔(16)中,使A、B端相通,C端夹住不通。这时,即可抽拉注射器(2)的活塞,使产生负压,胸腹腔积液(或胸腔气体)即可抽入注射器(2)内,当注射器(2)抽满后由导管夹(1)的前端平夹(1a)将A端夹住不通,用导管夹(1)的小孔(16)夹C端,使B、C端相通,推动活塞注射器(2)内产生正压使积液(或气)流向贮液袋(8)、贮液袋(8)可由挂绳(15)挂在固定物处定位,如此反复抽排液(或气),当操作完毕,可用创可贴(5)覆盖穿刺点,预防感染,抽取的积液,可取适量放入试管(3)内,送往化验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汉陶,未经李汉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82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