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烟净化灶阁无效
| 申请号: | 95207662.4 | 申请日: | 1995-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1171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28 |
| 发明(设计)人: | 付子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子南 |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2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烟 净化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油烟净化灶阁,属于厨房排油烟机与灶台结合为一体的厨房设备。
目前,家庭厨房普遍采用排油烟机、轴流排气扇排除油烟,对室内环境有一定改善。然而,由于不能有效地集烟和控制油烟流向,排油烟效果欠佳。近年来,陆续出现各类灶屋、灶厨等,因有了集烟室,防止了部分油烟四处漂溢,提高了排除油烟的效果,是城镇改善厨房和室内环境的一种趋势。但是,上述灶屋、灶厨均以现有排油烟方式与灶屋的简单组合为主,因此排油烟效果尚不理想,特别是由于体积大,搬运、安装极为困难,难以形成商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油烟效果极为理想、便于运输安装、造价低廉的商品化油烟净化灶阁。并可安装在厨房窗台上,扩大厨房使用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阁体和排油烟系统组成。排油烟机位于上阁体(2)顶板后部中央(或两侧),排油烟机的盒形壳体1与上阁体2之间形成立体形(或上形)负压集烟室4,排油烟机采用双风轮,双风轮的吸烟孔5在壳体1的两个侧面上,两吸烟孔朝向形(或上形)负压集烟室4。
为了包装、运输方便,阁体可为分离组合式,由上阁体2和下阁体3两大部分组成。上阁体为下开口盒形整体。下阁体由两侧板8、后面板(可为玻璃窗)9、灶台板10组成,为分离式。各部件之间通过插接、铆接、螺栓连接组装而成。
为了使集烟室4形成较强负压,提高排油烟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式双叶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阁内设有形(或型)负压集烟室控制油烟流向,加上双风轮,双侧向吸排油烟方式,能迅速、高效地排除油烟,防止油烟向阁外漂溢。甚至对突发性大量油烟,也能很快导入负压集烟室,保证室内无污染。由于结构上采用分体式运输、组合安装,便于包装、运输,以利商品化。排油烟机采用离心甩抛方式,效果更加理想。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厨房窗户尺寸制作成窗式灶阁,阁体部分推出窗外,安装在窗台上,既不破灶房屋结构,又扩大了厨房使用面积。
下面对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油烟净化灶阁整体结构示意图,2是上阁体、1是安装在上阁体上的排油烟机的外壳、5是排油烟机的吸烟孔,它对称布于壳体1两个侧面板上、4是壳体1与上阁体2之间形成的形(或上形)空间,即负压集烟室。8是下阁体3的侧板,左右各一块、9是后面板,也可为两扇玻璃窗、7是灶台板、10是灶台板上的风门。
图2是上阁体横向剖面示意图,5是排油烟机两侧双向吸烟孔、1是排油烟机壳体、2是上阁体、4是1和2之间形成的形(或上形)负压集烟室,11是风轮、12为电机。
图3是窗式油烟净化灶阁安装示意图,1是排油烟机外壳、2是上阁体、9是后面板(或玻璃窗)、13是蜗壳、14是墙。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阁体采用不锈钢板(或注塑材料),通过冲压、折边、压模成型等通用工艺制作。安装孔、槽、台等均按设计在部件上完成以便安装。
排油烟机采用双风轮、离心式。当采用一台双轴电机带动两个风轮时,电机功率为80W,将排油烟机装在阁体顶部中间靠后。上阁体高320mm、宽900mm、厚600mm。排油烟机壳体1高210mm、宽380mm、厚400mm。壳体1正面板与上阁体2正面板间距离200mm,两侧板间距离250mm,形成形负压集烟室。当采用两台电机时,电机功率为40W,排油烟机分成两部分,分别安装在上阁体上顶两侧靠后面板处,使之与上阁体2之间形成上形负压集烟室,这时吸烟孔5相对朝向上形负压集烟室。
风轮装在蜗壳中,风轮采用前曲式叶片,蜗壳内有集油板和净化板,出口有挡风板。排油烟机壳体相应处有集油盒。
电器控制、照明灯布置在上阁体前面板上。
根据用房需要阁体设计多种规格尺寸。安装在窗户上时,四周用膨胀螺栓与墙壁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子南,未经付子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76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