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锅炉凝结水回收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95206768.4 | 申请日: | 1995-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1327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22 |
| 发明(设计)人: | 闻英梅;闻萱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闻萱梅 |
| 主分类号: | F22D11/06 | 分类号: | F22D1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锅炉 凝结水 回收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向蒸汽锅炉回送高温凝结水的自动回收设备,特别是涉及利用真空负压装置向蒸汽锅炉回送高温凝结水的自动回收设备。
现有蒸汽锅炉用户间接用汽设备所排出的高温凝结水回收装置主要有开放式(传统方法)和密闭式两种。
开放式回收装置。其主要的缺点是:回水收集装置在敞开容器,易于造成水的渗漏,杂质进入使水受到严重污染。同时散失大量的热量。加致水受到的二次蒸发,以及蒸汽的流失,使热能损耗加剧。对于疏水器后背压较低及热定距离较远时,容器需置入2.5~3米的地坑内。不仅安装不便,并加大基建投资。占地面积较大。因容器敞开,浮球液位计失灵,水大量溢出,浸泡电机,致使电机短路,热泵破坏,无法工作。此外,造价高,维修费用高,维护运行工作量大。
密闭式回收装置包括密闭式储水箱、凝结水回收装置、凝结水传输装置、…。虽然克服了开放式回收装置的缺点,但是,仍存在着一些缺点:系统复杂、庞大、造价高、占地面积大。由于机构复杂,机械故障率高,运行维护费用高。对于疏水器背压较高及热定距离较远时,需高压蒸汽提高背压,亦消耗大量的能量。
对于直接将高温凝结水排入下水系统,造成大量的软化水和热能浪费,则完全不可取,也是国策所不允许的。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行回收装置的缺点,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于地面上、占地面积小、机电一体化的节能型的高温凝结水或中高温凝结水回收设备。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凝结水回收设备包括:
一个密闭的储水箱,其下部存储凝结水,并设有第一开口,其上部为气体空间,并设有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
一个凝结水输入装置,通过第二开口与储水箱气密式连通,用于将蒸汽锅炉的凝结水引入储水箱内;
一个凝结水输出装置,通过第一开口与储水箱气密式连通,用于将储水箱中的凝结水引向锅炉的水箱;
其特征在于该回水设备进一步还包括:
一个真空装置,通过第三开口与储水箱气密式连通,用于为储水箱的上部提供预定程度的真空空间;
一个真空度控制装置,设在储水箱和真空装置之间,通过检测储水箱上部空间的真空度,控制真空装置的操作,以控制储水箱上部的真空状态;以及
一个液位控制器装置,设在储水箱下部和凝结水输出装置之间,通过检测储水箱下部的凝结水液面的高度,控制凝结水输出装置的操作,以便向锅炉的水箱提供回收的凝结水。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a〕真空装置由相继连接的水环真空泵、排气室、截止阀、单向阀组成;
〔b〕真空度控制装置采用薄膜电容式真空传感器,检测储水箱中的真空度;
〔c〕液位控制装置采用光电传感器,检测储水箱中凝结水的液面高度。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本质,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凝结水回收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凝结水回收设备中使用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方块图。
图1和图2中的相同部件采用了相同的数字标号。
如图1所示,本回收设备包括储水箱1、凝结水输入装置50、凝结水输出装置60、真空装置70、真空度控制装置5、和液面控制装置6。
密闭式储水箱1的下部1’中蓄有凝结水,并设有第一开口S1;箱1的上部1”是气体空间,并设有第二开口S2以及第三开口S3。储水箱1通过开口S1和凝结水输出装置60连通,按箭头D所式方向向锅炉水箱提供凝结水;箱1通过开口S2和凝结水输入装置50连通,可向箱1中引入锅炉的凝结水;箱1通过开口S3和真空装置70连通,在真空装置70的作用下,可在箱1的上部1”内产生所需要的真空度,例如为0.1Mpa以上的各种真空度。
真空装置70可由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可由图1中所示的相继连接的水环真空泵2、排气室4、截止阀8、单向阀9组成。
启动水环真空泵2,对储水箱1进行抽气,建立真空区。气(汽)体经排气室4、截止阀8、单向阀9排除。排出的二次蒸汽可通过管道80收集。当水环真空泵停止工作,管道内压力高于储水箱1内压力,单向阀9截止,防止气体返流回储水箱,维持储水箱内真空度。回水经由疏水器11、截止阀10、回水三通7流入储水箱,进行回水收集。可用真空压力表16显示储水箱内真空度。由真空控制器5实现对水环真空泵的工作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闻萱梅,未经闻萱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67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茶几式充油电暖器
- 下一篇:自动补偿球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