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乒乓球拍无效
| 申请号: | 95205971.1 | 申请日: | 1995-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9280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树山 |
| 主分类号: | A63B59/04 | 分类号: | A63B5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74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乒乓球拍 | ||
该实用新型乃体育器材。
纵观乒坛历史,从延续了几十年的木制光板到日本人在光板上贴上胶面至今,乒乓球拍的发展步履维艰。但传统球拍的弊端是不可忽略和回避的。直握的反手横握的中路等问题人们视而无奈。目前,在乒乓球界有死握法和活握法两个流派。活握固然可以改变拍面角度,给竞技带来好处,可是,大脑是指挥手来控制拍面角度和用力方向的。个人的击球间隔有时不足一秒,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去完成和判定对方击球方向、旋转、落点等;自己所采用的对策,如:拍面角度、用力方向、落点等,均要通过大脑协调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时大脑已经很困难了,活握只能使其雪上加霜,给大脑控制拍面角度带来紊乱,使击球失误增多而得不偿失。
下面具体谈谈传统直拍和横拍的弊端:直握球拍的弊端是正反手拍面水平方向的向内倾角极差,由于这种情况,一旦身体占位不当;或者是追接两面斜线球偏后时,很难把球击向对方球台。另一个主要弊端是反手拍面下压角度极差,由于这种情况,反手攻拉受到制约,而且越击高点位球越困难,以上所述,是造成直握反手不利的主要原因。人们为了解决支拍的反手问题,有人提出直拍反打,就是反手用直拍的反面击球,其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如:拍面水平向内倾角过大,以致造成在击胸前球方面很不方便;以及手指挤占胶面等问题。人们又提出直拍活握,反手击球时食指与中指夹住拍子,母指后撤,这样变换一下拍面的角度给反手击球带来好处,然而这种角度在换成正手击球时却不利了,所以,此法也是捉襟见肘。另外,直拍还有吃手较多以及握拍不太牢固等弊端。
横握球拍的弊端在中路,造成中路不利的主要原因,是正手击球不能较佳地靠近身体重心,另一个弊端是握拍位置没有在手腕活动量的适宜地方,因此,正手击球不能充分地发挥腕力作用,这种情况越靠近身体重心越明显。反手削球时显得腕力不足以及吃手现象等弊端。
当今乒乓球技术向快速多变方向发展。鉴于传统球拍滞后于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及诸多弊端,从设计的几种球拍中筛选出理想的一种,它与传统的球拍截然不同,其握法(参照附图2)也大相径庭,这种球拍两面均贴有胶面,打法近似于横拍而又不同于横拍,在设计完成后又征求过行家们的意见,经多人二年的实验试打,愈显得心应手。在设计中,考虑到球拍的机械强度,握拍的舒适性、牢固性、结合人的生理,手臂及手腕的最佳发挥,又照顾到各种手型,拍把的最佳角度等,权衡利弊,设计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另辟蹊径,改变传统的握拍方式,拓宽击球范围,使正反手均有较好地击球拍面角度,以期达到克服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传统球拍的拍把与拍头相重直,本实用新型的拍把要偏离45°±5°(指球拍纵放后,通过拍把的纵向直线而言),也就是在40°—50°之间为宜。它由把身把头两部分组成,拍头与把身间呈现出近似鸭嘴形的沟壑,把尾截面为椭圆形,把尾稍大,旨在握拍后不易脱手,把头端有一个凸起的鸭嘴头,其功用是握拍后牢固地卡住虎口使拍不易移位,它还有平衡作用,使拍的重心尽量接近胶面中心。其边缘由鸭嘴两侧分别由两条向内凹的弧线与拍头和把身相连,把头的另一面与拍头直线相连,从而构成了拍把的总体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树山,未经张树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59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烟气中元素硫的采样装置
- 下一篇:气动夯管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