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相序换位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5205280.6 | 申请日: | 1995-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4635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杜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更生 |
| 主分类号: | H02M5/32 | 分类号: | H02M5/32;H02P1/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45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换位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相序安全、方便换位的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是用电设备尤其是三相交流电动机要求改变旋转方向而需要电源变换相序普遍使用的电磁驱动式自动电器。
本实用新型以前公知的技术还没有一个独立、完整的自动电器能满足上述要求。公知的技术是用两个相同的接触器与控制按钮组合而成,如附图1。图1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控制方式。从图1看出,虽然能满足三相交流电动机的换相问题,但是采用两个接触器不利因素多:接线端子多,如虚线框所示,共有16个,接线故障率增高;由于采用两个接触器,安装空间增大,重量增加,对于某些使用与其相关产品需要缩小空间、减轻重量的企业,如煤矿的井下、航空业均带来不利;控制要求ZC断开FC闭合而故障原因使ZC又断不开时,将造成ab相间短路,强大的短路电流将会烧毁接触器,甚至引发其它事故。
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发明的。
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以控制三相交流电动机为例)结构型式为主触头系统采用杠杆传动双向单断点式,四组辅助触头系统采用直动双断点式,两套独立的电磁系统驱动,在控制主触头接通与分断的同时控制辅助触头分与合的转换,通过换位线换相。见附图2、3、4、5。
图2为控制装置外部接线图。
图3为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控制装置相序换位及定位示意图。
图5为控制装置辅助触头示意图。
现分别叙述如下:
从图2中看出,本控制装置外部接线端子仅有9个,如虚线框所示:三个输入端子,三个输出端子,三个线圈端子。比现有技术减少7个端子,大大简化了安装程序,从而降低了故障率;由于本控制装置为一体化,安装空间减小、重量减轻。
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的结构从图3、4、5中看出,由线圈4、动静铁芯5、连杆6与线圈21、动静铁芯20、连杆19组成两套独立的电磁系统,控制由动触头9、片弹簧10、轴式动触头桥臂13组成的动触头系统与静触头8、18的接通与分断。同时空心拉杆27、28通过连杆6、19的动作实现辅助触头26、29分与合的转换。调固螺钉12、15一方面将动触头9、片弹簧10与轴式动触头桥臂13紧固连接,另一方面调整反作用弹簧11、17的作用以保持动触头9与静触头8、18的静态间隙。轴盖7将轴式动触头桥臂13与支承架3紧固并能左右转动。轴盖7装有定位弹簧25、定位珠24与轴式动触头桥臂13的弧形斜面配合定位,其弧形斜面与转轴同心。母线2通过软连接22、导电螺钉14与动触头9、片弹簧10、轴式动触头桥臂13紧固构成电流的输入回路。通过片弹簧10增加动触头9与静触头8、18间的接触压力。换位线23将静触头8、18紧固连接,其连接方法为:a→b’、b→a’、c→c’。线圈4、21的一端连接和另两端与支承架3固定。分断大电流时产生的电弧用灭弧罩16熄灭。整个系统与底座1固定。
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两个线圈4、21均不通电时,在反作用弹簧11、17的作用下,轴式动触头桥臂13支承的动触头系统保持静态平衡。
当线圈21通电后,动静铁芯20吸合,连杆19牵引轴式动触头桥臂13转动,动触头9与静触头18接通,电流经母线2→软连接22→导电螺钉14→动触头9→静触头18:a’b’c’直接输往三相交流电动机,此时为顺时针旋转。同时带动空芯拉杆27使辅助触头26常合变常分,常分变常合。连杆6由于轴式动触桥臂13的转动而上翘,空心拉杆28的间隙保持辅助触头29不动。轴式动触头桥臂13的转动,使定位珠24压缩定位弹簧25由轴式动触头桥臂13弧形斜面的低点而反方向滑到高点。此时,反作用弹簧17、定位弹簧25受压反作用力增加,反作用弹簧11的反作用力减弱。
同理,当线圈4通电后,动静铁芯5吸合,动触头9与静触头8接通。电流经母线2—→软连接22—→导电螺钉14—→动触头9—→静触头8通过换位线23从静触头18即:a—→b’、b—→a’、c—→c’,输往三相交流电动机,换相完毕,三相交流电动机逆时针旋转。此时除定位弹簧25功能不变外,其它各部件的功能、方向均与前述相反。
断电后,如线圈21,动静铁芯20释放,在反作用弹簧17的作用下,使动触头9与静触头18分断。反作用弹簧11反作用力逐渐增加以阻挠轴式动触头桥臂13为保持平衡而引起的抖动,在定位弹簧25的作用下,定位珠24从轴式动触头桥臂13弧形斜面的高点迅速滑到低点定位,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其保持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更生,未经杜更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52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