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止鼾器无效
| 申请号: | 95204259.2 | 申请日: | 1995-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57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勇 |
| 主分类号: | A61F5/56 | 分类号: | A61F5/56 |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澎 |
| 地址: | 0540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止鼾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器材,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止打鼾的器具。
CN9222416号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消鼾器装置,该装置是由幅度整形电路、宽度整形电路、计数判别器、时序控制器、振铃电路、拾音器和刺激信号源等部分连接组成。通过对鼾声的拾取、整形、计数和判别等一系列时序控制,产生振铃等刺激方式使人体睡姿变换,达到止鼾的目的。这种装置的组成部分多,结构较为复杂,且振铃等刺激方式对使用者或其身旁的人的睡眠会产生不利影响,因而不适于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睡眠影响小的止鼾器,以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鼾声检测控制器和振动器通过导线连接组成本止鼾器,振动器是在一圆筒形壳体内套装电机,电机输出轴上装有偏心轮。本装置的关键是将鼾声检测控制器和振动器设计成分离的两体,由导线实现电连接。鼾声检测控制器可置于枕畔,拾取人的鼾声并在确定无误之后,接通振动器的电源,使振动器产生微振。振动器因与鼾声检测控制器相分离,故可放置于枕下,在起振后促使人停止打鼾,振动器采用微电机带动偏心轮的最简机械振动结构,在满足实用的条件下实现了结构的简化和成本的降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如图1、图2所示,鼾声检测控制器1和振动器2由导线相连接,振动器2是在圆筒形注塑壳体3内套装直流电机4,偏心轮6卡装在电机4的输出轴5上。在电机得电转动时,偏心轮随之转动,使整个振动器产生微振。鼾声检测控制器1由拾音器MC接两级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输出经倍压检波接功放电路,功放电路的输出接电机M。两级放大电路是由三极管T1和T2相接组成,在T1的基极经电容C2接拾音器MC,电阻R3接于T1的集电极,反馈电阻R2接于T1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在T1的基极和地线之间还接有电容C1,T1的集电极输出经耦合电容C3接于T2的基极,电阻R5、R6分接于电源和T2的基极、集电极之间。T2的集电极输出经耦合电容C5接由二极管D1、D2和电容C6组成的倍压检波电路。功放电路由三极管T3、T4接成,T3的基极接倍压检波电路中的二极管D2的负极,T3的集电极接T4的基极,T4的发射极接电源,集电极串接电机M后接地。
当拾音器检测到打鼾声时,经过T1、T2两级放大,鼾声信号送至倍压检波电路,经检波后信号加到T3的基极。当T3基极电压超过0.7伏时,T3导通,T4过饱和导通,电机M得电转动,振动器起振。当鼾声停止后,T3的基极电压低于0.7伏,T3、T4截止,电机停转,振动停止。电容C1具有一定的选频作用,C6对间断的话音和其他声响有一定的滤除作用。在此协同作用下,对于非鼾声音响可起到阻断作用,而对鼾声可迅速起作用,使人睡姿调整,停止打鼾。
本实用新型设计成分离的两体,拾音和振动互不影响,且用振动止鼾取代振铃止鼾,消除了该装置对人睡眠的搅扰,宜于为打鼾者及其家属所接受。本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适于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勇,未经夏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42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阀控密封蓄电池的壳体
- 下一篇:短锯齿大切深型金刚石圆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