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供液花盆无效
| 申请号: | 95203313.5 | 申请日: | 1995-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4508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荣盛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花盆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够自动供液的花盆。
目前常用的花盆底部是漏水的,人们种植植物,必须经常观察盆内水份情况,适时给植物淋水。为了避免淋水时多余的水流湿地面,常在盆底放个浅盆盛水,这又造成植物透气性差,导致生长不良。
最近台湾人梁克葸发明了《盆载植物灌溉器》虽然可以自动灌溉,但由于结构复杂,造价高,不够美观,人们不易接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一次注水可以数拾天自动均匀向植物供水的花盆,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外形美观,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供液花盆构造用图1表示。其特征在于包含花盆实体7。贮液容器3和定位蓄水层13所组成。花盆实体7和贮液容器3之间共用盆液隔板4。盆液隔板4设有控水孔5使贮液容器3里的液体能流入定位蓄水层13。花盆实体7与定位蓄水层13之间由花盆实体底10相隔,花盆实体底10中间设一个或多个通水孔9玻璃纤维8或棉芯通过通水孔9上接植物根部,下接定位蓄水层13,帮助植物吸水。在定位蓄水层13侧壁,比控水孔稍高的位置设数个通气孔11。贮液容器3上方是封闭的,仅留一个注水孔1,注水孔1设有密封盖14。贮液容器3的面比花盆实体的面稍低,上面也可放些填充物。
本实用新型自动供液花盆使用状态如图2所示。自动供液花盆和普通花盆一样:有大有小,可方可圆,可用陶,瓷器做,也可用塑料或其他材料做。花盆实体7与贮液容器3之间的大小比例也没有严格的规定,若贮液容器3的体积等于花盆实体7的二分之一,贮液容器一次注满水后可自动供液一个月左右。
实施例:自动供液花盆用塑料制造,横截面是圆形的,口直径为330mm,底面直径270mm,高300mm,贮液容器3的体积等于花盆实体7的二分之一;注水孔直径40mm,注水孔盖14上做成一只马,贮液容器的上面长满塑料制的小草。控水孔5的底边与贮液容器底平,孔高8mm,宽4mm,在比定位蓄水层13底高出10mm的高度做通气孔3个,孔径2mm,在比定位蓄水层13底高12mm处做活动的花盆实体底10,其中间设3个通水孔9,孔径15mm;在花盆实体7的侧壁(定位蓄水层13壁的上部)设数条线形通气孔,其长度为30mm,宽为1-2mm。使用时,首先从注水孔1向贮液容器3注水,注满营养液或水后,快速盖上注水孔盖14,使之真正做到密封,营养液经过控水孔流进定位蓄水层13,其液面高度恒定于控水孔上缘边缘处;在花盆实体7中,用填充物6种植植物。在植物根部包裹玻璃纤维8,使玻璃纤维8通过通本孔9延伸至定位蓄水层13的营养液中。用填充物6种植植物,只要在贮水容器3装上营养液,便是《无土载培法》种植的理想花盆。
自动供液花盆包含花盆实体7、贮液容器3和定位蓄水层13三部分。利用大气压原理,使定位蓄水层的营养液稳定于控水孔5上缘的水平,又利用玻璃纤维的毛细管作用,实现了由花盆低部自动供水。利用这个原理,在结构设计上,去掉花盆实体7,保留贮液容器3和定位蓄水层13(包括花盆实体底10)配以玻璃纤维或棉芯,则成为植物灌溉器,可自动供水给普通花盆使用。扩大贮液容器3体积,又扩大定位蓄液层13面积,一个自动灌溉器可供给数个花盆自动供水。再分别扩大两者的体积和面积,可应用于蔬菜的自动灌溉,尤其是采用《无土栽培法》更为方便。
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一次注水,数拾天自动灌溉。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水份和养份,加速植物生长发育,缩短生育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荣盛,未经吴荣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33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电动离心水泵模型
- 下一篇:一种多仓平衡式磨机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