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饵团制弹器无效
申请号: | 95202332.6 | 申请日: | 199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1474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章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章骥 |
主分类号: | A01K97/04 | 分类号: | A01K97/04 |
代理公司: | 宁夏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其枢 |
地址: | 751601 ***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饵团制弹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器具,特别是一种制取饵料的工具。
钓鱼需要饵料,而团状饵料钓鱼效果最佳,但手工制取饵团,紧实度差,抛击时溃散早。为解决这一问题,在中国专利“鱼钩饵料模压钳具”(CN2150718Y)中,公开了一种饵团制取工具,其主要由下模体和上模体组成,上下模体为空腔内凹体,中心设有通孔,下模设有若干开口槽,上端设有外定位部,上模体设有内定位部,由一定位连接部将上下模体压合成一整体,该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手工制取饵团的不足,但该实用新型使用不方便,鱼钩不易定位、饵团质量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取饵团方便、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饵团制弹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饵团制弹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3)、引针(9)、底盖(5)、推饵柱(6)、推钮(1)、弹簧(7);中间为通孔的推饵柱(6)下端位于壳体(3)的下腔体(4)内,一端在壳体(3)的上腔体(2)内穿过弹簧(7)与推钮(1)连接,底盖(5)与壳体(3)的下部以活动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制取饵团质量高、使用方便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引针的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根据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3)、引针(9)、底盖(5)、推饵柱(6)、推钮(1)、弹簧(7),壳体(3)内部分为上腔体(2)和下腔体(4),其间有一孔,引针(9)下部为一钩,底盖(5)上部为弧形,推饵柱(6)下端有一推饵片(8)、中间为一通孔,推钮中间有一个孔推饵柱(6)下端位于壳体(3)的下腔体(4)内,上端在壳体(3)的上腔体(2)内穿过弹簧(7)与推钮(1)连接,底盖(5)以活动方式与壳体(3)的下端连接。使用时,将底盖取下,将壳体(3)的下腔体(4)朝下,将饵料压满、压实,用引针(9)将炸弹钩线穿过饵团,将鱼钩按要求插好,盖上底盖(5)、拉紧炸弹钩线,取下底盖(5)、推动推钮(1)、推饵柱(6)下端的推饵片(8)将饵团推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章骥,未经陈章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23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止滑层的塑胶栈板
- 下一篇:药用胶囊自动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