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尘黑板擦无效
| 申请号: | 95201652.4 | 申请日: | 1995-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1502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3-06 |
| 发明(设计)人: | 徐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江明 |
| 主分类号: | B43L21/00 | 分类号: | B43L21/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袁木棋,孙土金 |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尘 黑板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黑板擦,尤其集尘黑板擦,适用于学校、科研单位、培训机构等教学讲课时清洁黑板的场合。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现有技术的黑板擦,主要由壳体和软毛体两部分组成,壳体成封闭型,用于固定软毛体,软毛体成块状,由杂乱无章的细毛交织而成,以增加柔性和摩擦力,利用摩擦力的作用去除粉笔字而不伤及黑板,但其缺点是在擦黑板上的粉笔字时有大量的粉笔灰尘飞扬,污染环境,危害师生的身心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柔性和摩擦力强、自动集尘、不污染环境的集尘黑板擦。
本实用新型的集尘黑板擦,包含有壳体(1)、软毛体(2),主要由盖子(3)组成,软毛体(2)由多片有序排列的软毛体薄片(4)交织而成,软毛体薄片(4)上的每根毛的毛干(5)上分布着许多单向朝着毛根(6)的细毛(7),毛干(5)与细毛(7)形成毛钩,壳体(1)在软毛体(2)与盖子(3)之间没有网状隔层(8)。
图1为集尘黑板擦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软毛体,3—盖子。
图2为软毛体(2)结构示意图。
其中4—软毛体薄片。
图3为毛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5—毛干,6—毛根,7—细毛。
图4为壳体(1)结构示意图。
其中8—网状隔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和工作原理是:集尘黑板擦,主要由壳体(1)、软毛体(2)、盖子(3)组成,软毛体(2)由多片有序排列的软毛体薄片(4)交织而成,先把毛的根部(6))粘连在一起,形成软毛体薄片(4),毛根(6)与粘结物的粘结部位形成一长条,整体软毛体(2)由多片软毛体薄片(4)重叠而成,软毛体薄片(4)之间在纵向部位用线进行交织,使得每片软毛体薄片(4)间都留有一定的空隙,于是软毛体(2)的根部就构成了网状,便于粉笔灰尘顺利通过进入盖子(3)与壳体(1)形成的空腔内。壳体(1)在软毛体(2)与盖子(3)之间设有网状隔层(8),软毛体薄片(4)上的每根毛的毛干(5)上分布着许多单向朝着毛根(6)的细毛(7),毛干(5)与细毛(7)形成毛钩,当黑板擦向右擦拭时,毛弯曲,毛钩放平,粉笔灰尘进入毛钩,当黑板擦向左擦拭时,毛弯曲,相邻两块软毛体薄片(4)上的毛相对错开,毛钩向上钩的力大于两块软毛体薄片(4)上毛对粉笔灰尘向下的摩擦力,因此,向右擦拭或提起时,粉笔灰就留在相邻软毛体薄片(4)上毛的上一个毛钩内,如此往复擦拭黑板,粉笔灰就不断被迫向毛根(6)处输送,通过软毛体(2)根部的网状结构和壳体(1)在软毛体(2)与盖子(3)之间的网状隔层(8)后最终进入盖子(3)与壳体(1)形成的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合理,柔性和摩擦力强,可方便擦拭粉笔灰尘,自动集尘,不污染环境,使用方便,生产成表低,具有较大的实施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江明,未经徐江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16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