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换式行车记录器的定位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5200504.2 | 申请日: | 1995-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18390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24 |
| 发明(设计)人: | 钟宝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宝郎 |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抽换 行车 记录器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换式行车记录器的定位装置,特别是一种装设在车辆上用于记录行车状况的具有抽换装置的行车数据记录器,以便在计算机上集中管理,因此抽换式装置,在壳座与抽换式盒体之间有相应的抵顶装置及定位装置,使用时无须频繁插拔。
众所周知,飞机具有飞行记录器(黑盒子),自动记录飞机飞行期间的各项数据,供判断飞机的飞行问题及性能方面的问题或用以判断失事的原因等等,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而地面车辆方面,从安全性与管理上考虑,也有类似功能的行车记录器,国外使用的较为普遍,而此记录器用以自动记录车辆各方面的性能数据,诸如引擎性能、行车状况及其他各项数据数据,在车辆做定期保养时,可通过保养厂子以解读以掌握车辆的性能与进一步发现所在的问题,提供车辆保养或维修的参考数据,此外,对营业用车辆或是租赁车辆而言,尤其提供使用者一良好的参考数据,而提供较佳的车辆管理,所以此种行车记录器有其存在的价值。
以往的行车记录器虽有前述自动记录行车状况的优点,但传统行车记录器均是一种固定在车内的装置,想要了解该记录的器数据只能通过面板上的显示器显示一些较通常性的数据供目视检查或是经保养厂的专用设备用电缆线连接在记录器予以读取分析,此种记录器还需用人为目视检查或是必须开车至保养厂解读存在不便,且想要检查车辆过多时,更加显得效率低及不便管理,所以该种行车记录器不符合现今时代的需要,应予以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抽换式行车记录器的定位装置,其为一种可插拔的行车记录器,想要读取数据时,仅需将记录器从壳座上抽出,插在计算机系统上,就可分析与储存记录器的各项数据,而得知车辆状况,免去了连接电缆与目视检查的不便,如要解读数据的车辆较多时,也可将记录器的数据依序储存在计算机系统内,以供事后分析,这样确实使计算机管理更为方便,由于采用抽换式设计,使操作更为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换式行车记录器的定位装置,包括一壳座及一抽换盒体,壳座底面设有内底板及外底板,内底板设有以两弹片支撑的靠抵轮,靠抵轮的轮面露出在内底板顶面,而可与插入的抽换盒体底面靠抵,壳座两侧壁是用纵向缺槽分割成前、后两部份,前半部份具有一压缩弹性,前半部份设有凹槽的定位块,而抽换盒体两侧对应有圆弧凸块,可使抽换盒体插入后,使圆弧凸块卡定在壳座定位块的凹槽内,并由前述靠抵轮向上顶抵抽换盒体底面,使抽换盒体稳固定位在壳座上。
所述壳座两侧的定位块的前端形成斜面,以使抽换盒体的凸块便于滑入。
所述抽换盒体的正面设有显示器及数个功能按键,以供选择显示器显示的数据,且所述壳座与抽换盒体对应有多孔插座及多孔插头,以供插入后的讯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抽换式行车记录器的定位装置具有如下效果:
本抽换式行车记录器的定位装置,由于在其壳体底面设有弹性靠抵轮,其可对壳体加以上顶作用,可避免行车记录器上下波动;由于其侧壁的定位装置,使抽换盒体便于插入及拔出,而且插入后不至左右摇动,且这种抽换式的行车记录器,更便于计算机统一管理。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插拔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纵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横剖面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行车记录器的定位装置是由一可固定在车内的壳座10及一可从壳座10前方开口11位置插入或抽出的抽换盒体20所组成,而该壳座10仅为一固定座体,仅用以固定抽换盒体20及用以转接所需的讯号,而用以记录行车数据则完全由抽换盒体20的内部装置予以完成,抽换盒体20正面设有显示器22及两功能按键23,是供使用者以按键23切换显示器22的数据显示模式,以供使用者检视其某特定数据,做为行车参考或用以及时得知车辆的即时状况,确保行车安全,而抽换盒体20上方设有止滑凸部21,以便在抽换盒体20抽出时,而可以凭借此单一抽换盒体20供计算机系统分析与数据转载储存,至于如何记录数据的电路构造不属于本案的申请范围,故在此不予说明,
以下仅就本案相关的插拔装置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本案壳座10与抽换盒体20相互间的插入定位结构,壳座10底部由内至外依序设置一内底板13及一外底板15,内底板13上以两组弹片141结合两靠抵轮14,两靠抵轮14露出在内底板13的顶面位置,也即两轮14的轮面可对应在抽换盒体20的底面位置,在抽换盒体20插入后,由具有上压弹性的靠抵轮14予以上顶抽换盒体20(如图4所示),以避免盒体上、下晃动,壳体10后壁面设有一多孔插座12,可供抽换盒体20后端的插头(图未示)予以插接构成讯号搭接,壳体10两侧壁各设有定位块16,定位块16前端为前斜面161,而中间位置形成纵向凹槽162,定位块16后方的壳体10壁面形成纵向缺槽163,而使壳体10侧壁形成前、后两部份,使侧壁前半部份具有一定压缩弹性,而此定位块16的装置提供抽换盒体20插入后不致前、后偏移,此抽换盒体20的两侧壁则设有呈圆弧型式的凸块24,可在抽换盒体20插入之后,由凸块24滑过壳体10的定位块16的前斜面161进入如图4的横剖面图所示,使凸块24卡入其凹槽162内,达到定位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宝郎,未经钟宝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05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活垃圾连续处理炉
- 下一篇:镀锌钢丝焊接接头超声快速热浸镀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