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教学反馈分析器无效
| 申请号: | 95200456.9 | 申请日: | 1995-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507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17 |
| 发明(设计)人: | 方晓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晓毅 |
| 主分类号: | G09B7/06 | 分类号: | G09B7/06 |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浩东 |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教学 反馈 分析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测试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用于教学的反馈分析仪器。
在目前的学校教学测试中,检测学生知识水平的基本方法有二种:个别提问和批阅学生的作业、答卷。前者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后者耗费的时间又较长,很难迅速地把握契机,实施调节。
西北工业大学李树民等人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精确标准化教学测试装置(申请号90222067.5),是将脑电图仪测试到的信号经放大及A/D转换电路输入给计算机,经过判断求出得分。由于这套装置要用到脑电图仪,显然不能推广普及到普通学校的教学测试中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普通学校标准化测试的仪器,它可以在多学科的选择、判断类型测试中全面准确地进行分析,且可从N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N个应选答案,即适合“不定项”类型测试并进行分析研究的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外壳、开关、反馈电路、适配电路、逻辑控制电路和计算机组成,即将被测者发出的信号经反馈电路、适配电路,逻辑控制电路后送给计算机进行判断分析,其特征在于从若干个开关发出的信号送至反馈电路,再经适配电路缓冲后将多位信号并行送计算机分析判断,由计算机驱动逻辑控制电路,逻辑电路进行口地址译码后发出选通信号,分别送给反馈电路、适配电路进行控制和协调,然后由计算机输出结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正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背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时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本实用例的应试开关为8个,安装在外壳14的顶部,在正面板上还装有电流表7、电压表8、过载指示灯9、直流指示灯11、交流指示灯12、直流电流开关10、交流开关13。在背面板17上装有交流输入插座15、交流保险丝16、插板18、连接排线19。由开关1将被测者发出的信号送反馈电路2,反馈电路2主要由三态门集成块IC1构成,其输入端外接8个开关1,输出端与适配电路3中的IC2相连;适配电路3主要由三态门集成块IC2、IC4、IC7和光隔离集成块IC3组成,IC3内含多条光隔离通路,它处于IC2和IC4的中间起缓冲、隔离作用,一方面将反馈电路2送来的多位并行应试信号依次经IC2、IC3、IC4、IC7送给计算机,另一方面防止计算机与外电路直通以避免外界杂散信号串入计算机而产生的故障。
逻辑控制电路4由与非门IC8、IC11、六非门IC9、译码器IC5、IC10和D触发器IC6组成,译码器IC5的输入端与D触发器IC6连接,输出端通过线路与反馈电路2中IC1的S端连接,IC6分别与IC7、IC4、IC9、IC10相连,IC7还分别与IC8、IC11及计算机5相连,IC8分别与IC9、IC10及计算机5相连;IC9、IC10、IC11亦分别与计算机5相连。其中IC8、IC9、IC10、IC11共同进行口地译码,通过IC6、IC5发出选通信号,以启动反馈电路2中IC1的输入应试信号,经过适当间隔后,再从IC10经IC9中的一个反相器送出选通信号,协调适配器3中的IC4将信号经IC7送入计算机5,以三端稳压集成块IC12为主体构成电源电路6,供给反馈电路2,适配电路3等所需的电流。
在使用中应试者根据选定的答案将开关中的相应位置“通”,同时计算机驱动逻辑控制电路4进行口地址译码,发出选通信号,启动反馈电路2输入八个开关的状态信息,然后通过适配电路3将该状态信息进行缓冲离后送给计算机,由计算机完成对信息的分析与判断。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较突出的优点:它可与IBM-PC系列微机及其兼容机配合使用,在测试中,学生不直接与计算机接触,外界的干扰少,即使不懂计算机操作方法也能使用,只要教师先将测试题的标准答案及所要分析的项目(软盘)输入给计算机,便可由计算机自动判断学生答案的正误,并对应答时间等项目进行分析,可高效、准确地完成测试过程。
本实用新型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直观、成本低廉,反馈分析迅速准确,特别适用于多种选择类型的测试,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应用范围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晓毅,未经方晓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04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